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精选14篇)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篇1学习内容: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学习重点: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学习难点:比较平均数,得出新的信息学习准备:统计图、记录卡、小黑板学习流程:一、导入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二、学习交流1、课件出示例2图片(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哪个队要高一些?(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148+142+139+141+140)5=_____5=_____(厘米)(144+146+142+145+143)5=_____5=_____(厘米)3、比一比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了要高一些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5、猜测(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2)分析原因。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三、展现提升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2、交流算法。3、提问、补充。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5题五、总结归纳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二、探究体验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实践应用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四、全课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2、师总结。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篇3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六册第三单元。设计思路:本节课要通过一道道练习题的精心设计,来体现以下特点:一、营造人文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只要以人为本,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增强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平均数问题的理解进行阐释,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感受,不以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思维,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使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做到课堂教学体现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激励学生,从而提高人的教育原则。二、深刻的思维引领。本人在练习课教学中呈现的练习题,只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求平均数问题过程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为着眼点,把学生学习中的“模糊点”,常犯错误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探究交流中碰撞,使之明确错因,并主动纠错。然后,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通过合理的习题进行深度挖掘,举一反三,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刻、逆向性、批判性的指导和渗透。这样的课堂设计会因习题的多元化而倍显生动精彩,使学生感到一股浓浓的数学味,体验到思维的快感,抵制错源,享受课堂师生的平等交流的快乐,从而更加乐于学习数学。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和环保教育。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利用有关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平均数的定义2、求平均数的方法二、课堂练习:(一)基本训练师:我们已经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下面请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