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让地理教育不再脱节.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让地理教育不再脱节.pdf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让地理教育不再脱节.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让地理教育不再脱节现在的中学地理教学明显与初高中脱节,不是因为《课程标准》脱节,而是因为在中学的不同阶段,因为考试因素的影响,存在具体的差异。初中有的地市中考不考地理,就算南京这样的省会城市中考考地理,也仅仅折算成20分计入中考总分中;而高中阶段,如江苏省先有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卷面100分,后有高三的高考选修考试,卷面120分,这是从分值上形成脱节的原因。另外,考试的导向也不同,中考侧重考察,往往回避难点,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却专拣重难点入手,没有好的初中地理知识做基础,有的高中学生学习起来难免叫苦不迭,严重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我多年从事初中地理教学,近几年有幸在高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对于初高中地理教育脱节这一现象深有体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找寻了一些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方法,尝试为初高中地理教师分别提供一些合理的教学建议,仅供参考。一、高中地理老师如何搞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初中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普遍薄弱,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十分密切,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的要求明显不1/12同,加上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知识严重缺乏,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与融合工作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将初、高中地理知识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呢?(一)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与融合。初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这两个阶段跨度比较大。升入高中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要有质的飞跃,这样才符合高中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转变对知识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首先是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转变。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各初中地理教学情况不一,因此首先可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初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掌握的程度及对地理的认识与态度,发现学生地理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告诫学生遇到初中学过的知识,千万不要有“轻敌”与“骄傲”情绪;要通过新课讲解让学生看到,新知识是怎样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获得的;通过对比,学生看到初、高中地理知识的不同要求与不同学习方法。如气候知识,在初中只要求掌握主要气候的分布区域,而高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图表等相关资料,分析、判断和推理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2/12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适时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协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否则学生就会渐渐感觉学习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及时进行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他们将很快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受益终身。其次是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知识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联系交融,在讲课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图表、地图册、挂图等,还要利用其他学科资源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愉悦。如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用来印证;“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大气热力环流”,又涉及物理理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等。这些让学生发现,原来各学科知识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师在讲到大气逆辐射的时候,可以结合早春的寒潮到来时,如何防止作物冻伤等实例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3/12目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经常是地理试题的切入点,也是调动学生情感的调料,而热点、焦点问题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载体。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社会热点,并切实将热点、焦点问题与教材相结合,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分析、阐释和评价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讲到“西北地区”时,可联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意识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一些传统的热点问题,如合理开发能源、优化资源配置(南水北调、西氣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