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表格式教案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表格式教案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pdf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表格式教案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总课时3-4一、教学内容分析《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中的第二课。本课对应课程标准“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旨在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在家庭中都要担当相应的家庭责任,学会自理自立,主动关爱家人,尽自己的所能为家庭排忧解难,积极参与家庭事务,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本课共两个板块的内容“担当家庭责任”“同商议,共承担”。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一板块——“担当家庭责任”,从明确家庭中人人有责,力所能及地自理自立,家庭变化中支持家人等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树立学生承担家庭事务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二、教学目标知道家庭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应尽的责任。懂得为家庭尽责首先要做到自立自强,学会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注家庭遇到的变化和难处,懂得理解、支持和帮助家人适应变化,共度难关。掌握解决一般家庭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责任心是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备的核心品德。课程以家庭为辐射点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蕴是丰富而深刻的。但通过平时的观察与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在家里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充分享受着家人的关爱,家庭责任感不强烈: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做力所能及的事务的人不多;关注家庭生活变化,关爱长辈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不多。作为教育者,需要引导孩子们向家庭的内在深处进发,更多地了解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家庭责任感,明确权利和义务是相伴相生的,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要尽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关爱和支持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在总体要求上,要追求话谈清、理摆透、情交融、心紧贴的境界,让学生从形象感知到抽象理性的顿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比选择、课前调查、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体验思辨、延伸评价等多种方式,首先从漫画导入,初步感知美好家庭的魅力,然后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对以往的和现在正在过着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教学现场,要设法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使他们既要为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而激动,又要为自己曾经的“不负责”而愧疚,从而在进一步共巩固已有认识的同时,强化由接受教育向自我教育拓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懂得为家庭尽责首先要做到自立自强,学会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关注家庭遇到的变化和难处,懂得理解、支持和帮助家人适应变化,共度难关。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图片对比,导入话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家庭的生活图片,1.欣赏图片。通过图片对比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2.说说自己喜欢感受美好家庭的幸福2.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在哪一个家庭生活呢?的家庭生活状态,并温暖,引入教学话题,说说你的理由。说出喜欢的原因。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究3.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美好呢?这3.学生读题的欲望。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1.欣赏课件,思考观点。二、合作探究,寻找路径2.学生先表达自通过让学生进行(一)家庭责任人人担己支持哪一方,然后辨析,明白美好的家1.美好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呢?有几个孩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庭不是长辈的付出和子就这个话题产生了热烈的讨论,让我们来看看他们3.欣赏课件,了晚辈的索取,需要大讨论的结果。解家庭责任单的填写家共同的努力。通过2.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方法。晒晒责任单,让学生3.美好的家庭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承担起自己的4.回忆自己的生明确地感知在每一个责任。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晒出的家庭责任单?活,填写家庭责任单。家庭中,每一个人都2.请回忆一下你的生活,在家里,大家都承担着5.交流自己的责承担着不同的家庭责怎样的事务,然后填写你的家庭责任单。任单,并思考大家所任,每个人都要肩负3.请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家庭责任单。想一想:填责任单的共同之起自己的责任,同时从大家的家庭责任单中,你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处。又巧妙地渗透了法律4.一个家庭承担着多方面的责任,父母有父母的6.交流自己的收中的相关规定,培养责任,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我国的法律也有相关的获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定和要求呢!7学习法律知识。(二)自理自立我能行通过父母对孩子1.在家庭中,作为子女,我们要想尽到自己的责1.交流对自己的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任,首先要学会自理、自立。课前,我让同学们回想评价,并讲清楚理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