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淮安“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的初步思考中共淮安市委研究室(2010年9月)“十二五”时期是淮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科学谋划淮安“十二五”发展,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淮安发展的新特征,研究新形势,制订新目标,提出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可持续发展。在前一阶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对淮安“十二五”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思考。一、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形势和所处阶段的初步认识科学编制好“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准确地把握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形势。应该说,“十二五”时期淮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环境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淮安既迎来了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的难得机遇,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对欠发达地区影响滞后效应逐步显现,推行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的重大挑战。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淮安既拥有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进步日益加快、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的有利条件,也承受着资源、生态、环境等发展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的巨大压力。从区域环境看,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加速实施,既为淮安加快借港出海、扩大对外开放拓展了外部空间,也对我们应对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出了严峻考验。从自身情况看,经过多年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积累,淮安既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突出存在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发展不够平衡等现实矛盾和不足。“十二五”时期,将是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综合实力大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是淮安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期。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淮安要于2015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战“十二五”、全面达小康是引领淮安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这一时期,是淮安综合实力赶超期。目前,淮安已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外向化提升互动并进的发展快车道。“十二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好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快的问题,坚持跨越式发展不动摇,不断提升我市经济实力,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一时期,是淮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二五”的发展主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弯道加速、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三个明显提升,即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二次产业中占比有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在三产中占比有明显提升、经济开放度和外向度有明显提升。这一时期,是淮安城市发展加速期。“十二五”期间,淮安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着实施经过新一轮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承办2014年省运会两大机遇,我们要高举这两面大旗,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努力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这一时期,是淮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期。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是加快“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必须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与自然更加融合,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有序。二、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初步设想(一)初步思路根据对淮安“十二五”发展形势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研判,我们初步考虑,淮安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等“五大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技兴市、借港出海、城乡统筹等五大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淮安,加快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二)初定目标依据长三角地区发展总体规划、省委省政府对淮安的发展定位和淮安的发展实际,我们初步考虑,“十二五”时期淮安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江苏新兴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三、关于淮安“十二五”时期发展主要举措和重点工作的初步研究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解放思想来破解难题,通过改革创新来加快发展,通过创先争优来进位赶超,具体做到“六个不动摇”:一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统一起来,一手抓总量扩张,加大项目推进和有效投入力度,一手抓发展方式转变,围绕靠扩大开放、靠科技创新、靠人才支撑的“三靠”策略,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互动并进。二是坚持借港出海、扩大开放不动摇,抢抓用好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着力拓展对外开放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