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素质教育浅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的最终工作目标和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赋予学校和教师的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再次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首选热门话题。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素质教育大行动又一次全面展开。为此,作为教学实践的主要承担者,我们应该正视现实,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推波助澜。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以下是我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与体会:首先,为适应素质教育,我们应该要更新传统观念。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创新教育”、“终生教育”等的提出,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这里除了有政治的和历史的因素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关于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填鸭式”或“满堂灌式”的,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虽然“教学模式”这一名词,作为教学论的独立研究对象,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但今天看来,“教师教,学生学”就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了。这种模式已逐渐被“教师教学生怎样学”的现代教育思想所取代。一些有识之士,从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方法论等多角度多视点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批驳。有人曾说:“‘学校’、‘学堂’都应以‘学’为主。‘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如果以‘教’为主,则‘学校’、‘学堂’应更名为‘教校’、‘教堂’了——”这虽有点搞笑的意味,却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学生才是主体性因素,教师只是主导性因素,因此,要适应素质教育,必须更新观念,扬弃甚至摒弃传统教法,以现代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解决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师变“教书匠”为“教育者”。作为一名新进职员,刚接手教学工作的时候,觉得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了,不敢从多方面或者根本想不到可以自己跳出课本的范围去思考问题,每次上课等着老师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应用知识,甚至给出做题的规范格式,然后照猫画虎再“应用”一下所学知识,遇到一点障碍就反应不会做,理由是和书上的例题不同。为此我一直都在寻求让学生更好的表现自己,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实力的途径。在作业方面,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并自己组织语言给出求解过程,求解或证明的过程只要言之有理我都给予肯定,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想法真实的表现出来;在课堂教学形式方面,让学生从单纯“听”,慢慢地先向“听”“说”结合,再到“看”“说”结合转变,特别是在同类型知识的教学方面。另外作为数学教师,我还注重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现代学术动态以及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发现学生慢慢地有了改变,思维变得开阔了,能力也变强了,对于课本上有些定理或者公式,他们可以自己单独的证明或推导出来,更让人欣喜的是,往往一个内容的证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证明方法。不说他们现在达到了完全能自学的程度了,但是最起码他们可以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了。其次,为贯彻素质教育,我们应当提高自身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除了要求广大教师具备优秀的政治品质,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之外,还应具备以下三点:1.敬业精神。这包括热爱本职工作,肯为事业吃苦、下功夫,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等各种意识品德在内。敬业精神是所有合格职工的第一要义。这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俗语说“年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如果不让自己忙一点,形成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过来。2.业务素质。这要求我们除了具备较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教师,“一碗水”和“一桶水”的问题大家都清楚。北师大校训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里的“学”、“行”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更应包括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尤其对于理化等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来说,学生不具备实验操作技能,即使将课本背得滚瓜烂熟,充其量只是畸形的“高分低能儿”,而不会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不但要有这方面的能力,更应在教学工作中刻意培养学生这种能力。3.科研能力。现在提出了“学者型教师”的新观念,这不仅要求教师要知识丰富,随着现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