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績落點總積分志願序積分、多元學習表現(均衡學習+服務學習)積分國中教育會考積分、單科積分、寫作測驗級分比序順次招生名額其它影響因素同學、學長、社會傑出人士、補習班的建議家人期望就讀學校老師(導師、輔導人員、教務處組長)的建議招生學校的影響(學校聲望、當年度升學或就業情形、學生重大成就、重大新聞事件、師資及設備現況、老師重大成就)媒體報導第一順次:總積分亦即志願序積分+多元學習表現積分+國中教育會考積分(最高總分90分)第二順次:多元學習表現積分亦即均衡學習積分+服務學習積分(最高總分30分)第三順次:國中教育會考積分(依序為1.會考積分總分(最高總分30分)、2.國文積分、3.數學積分、4.英語積分、5.社會積分、6.自然積分、7.寫作測驗級分)第四順次:志願序積分(不是志願序,11~20志願積分同為20分,21~30志願積分同為18分)第五順次:國中教育會考三等級加標示總比序依序為1.「A++」的科目數、2.「A+」的科目數、3.「A」的科目數4.「B++」的科目數、5.「B+」的科目數、6.「B」的科目數第六順次:國中教育會考單科成績標示比序依序為1.國文成績標示、2.數學成績標示、3.英語成績標示4.社會成績標示、5.自然成績標示*如經第六順次比序後仍同分時,不予抽籤,增額錄取閱讀簡章招生學校和科別申請條件(門檻)、成績計算和比序(評選)方式已獲其他入學管道錄取並報到者,不得報名報名校數(志願數)限制應屆畢業生限採集體報名方式廣泛蒐集資料往年錄取分數(PR)、辦學特色、招生限制(或加分條件)、招生名額、招生管道分類和歸納頂尖、優質、一般最想要、普通想要、不想要第一式:參考往年各校(科)的最低錄取分數¥最低錄取分數是該校(科)最後一名學生的分數,非所有學生的分數¥只有登記分發的最低錄取分數可以比較,免試入學、申請入學因另有特別條件加分、加權計分,故無法比較¥困難:非熱門科系落差很大¥缺點:1.採用絕對分數計分時,會受到題目難易度直接的影響2.採用相對分數計分時,也受到報名人數的影響3.十二年國教第一年,沒有歷史資料可供參考第二式:參考往年學生表現¥基本假設:如果沒有外在特別的因素影響,本屆學生的表現接近往年學生的表現水準¥缺點:受到少子化的影響,除了前幾志願外,各校的錄取分數逐年降低,而且越後面的學校落差越大第三式:累計排名法¥原理:運用個人排名及各校(科)招生人數來推估,假設每個人選填志願的思維是一致的,便可依招生人數的多寡來預測錄取結果(例如:預估102學年度建中錄取PR97的學生)¥分發的原理-香檳塔¥困難:難以掌握的因素-每個人選填志願時的思考模式不同,故落點分析無法100%正確¥校(科)的招生名額多,預測較不易失誤2024/9/14「適性輔導」、「適性入學」要做什麼?1.選擇適合的學校和科系2.選擇適合的入學管道→分散報名在免試入學,要如何增加志願?各項比序條件的重要性錄取但沒有報到,要不要放棄?先卡位?參加第一次免試:錄取而不報到(卡位)→名額回流至二免參加特招:錄取不理想的話,放棄錄取,回頭再參加第二次免試※他敢保證?如果不敢,別信他!第二次免試的機會更好?落點分析?往年各校(科)的最低錄取分數做參考?不要用以往錄取的經驗來填志願(充分掌握資訊)特別注意:1.教育會考的計分方式和基測不同(三等級v.s.量尺、PR)2.免試入學的積分計算和往年不同(總積分v.s.總分)3.少子化的影響過去學校(班)的績效,足以推估未來學生的表現?目標:以考上第一志願學校為目標招生總名額:建中1,040人+北一女888人,合計1,928人,占基北區國中畢業生人數74,112人的3%(亦即,PR97以上的學生,應可錄取第一志願)策略:以特色招生考試入學為主分析:免試入學名額:建中277人+北一女222人,合計499人,占基北區國中畢業生人數74,112人不到1%(亦即,PR97以上的學生,只有1/3的機會可透過免試入學錄取第一志願)預估免試入學基北區「5科精熟」且「寫作測驗6級分」者有800人,故須再進行第五順次比序和第六順次比序才能錄取第一志願學校,免試入學無法全部錄取加強準備特色招生學科國文一(閱讀理解)、英語、數學3科題目難易適中(難度0.7),與基測的中間偏易(難度0.5)有別目標:以考上前三志願的學校為目標招生總名額:建國高中1,040人+北一女888人+師大附中1,008人+成功高中866人+中山女中858人+松山高中760人,合計5,420人,約占基北區國中畢業生的7.3%(亦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