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实用文档.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实用文档.doc

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实用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青藏铁路公司文件青藏铁工〔2021〕228号关于印发《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工务段、西宁工务机械段,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为进一步规范普速铁路设备维修管理,建立工务检养修分开维修体制。现制定下发《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技术规章编号:QZG/GW112-2021),请遵照执行。青藏铁路公司2016年9月2日QZG/GW112—2021青藏铁路公司普速铁路维修管理办法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强和改进工务普速线路维修管理工作的通知》(铁总运〔2021〕60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行工务维修体制改革,适应天窗修需要,规范线路设备维修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和设备质量常态达标,特制定本办法。一、总体思路以落实总公司280号、60号文件为抓手,深入推进工务检、养、修分开工作,贯彻严检慎修和准确修、精确修的维修理念,逐步实现维修机械化、修理专业化。全面推行线路等级管理,准确界定设备维修周期和保质期,建立和完善设备质量评估体系,科学指导设备养修,实现设备状态修、周期修,确保设备质量均衡提升。围绕天窗,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维修作业组织模式,积极开展集中修、单项修,大力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依托数字化工务信息管理平台,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促进现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二、实施原则1。维修改革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规范维修管理体系、岗位职责分工及标准化作业流程,健全完善作业指导书,提高生产管理效率,提高作业组织和作业安全水平,提升作业标准和质量。2。生产组织与适应天窗修相结合.转变维修管理理念,优化生产力布局、改变维修组织模式,调整维修管理职能。全力推行“检修分开”维修体制,突出“检查"在线路维修体制中的重要地位,以轨道检查仪为主要检查方式,以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全面真实掌握线路设备现状,提高修理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强化车间作业设计和组织,全面推行维修作业施工化、天窗化、集中化和专业化,大力提高天窗利用率和作业效率。3.等级管理与修理方式相结合。推行设备等级管理,按设备等级管理目标、质量评价、修理周期,设备结构、质量区别达标.进一步明晰公司、段、车间、工区管理职责,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职能作用。探索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模式,试行对轨道结构部件的单项修理。细化对线路质量管理的等级标准,积极采用集中修、专业修模式。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及养路机械的配套与管理,减少零散作业班次和手工作业,推进设备质量等级达标。4。统一管理与差异化相结合.从实际出发,既要统一规范管理模式、修程修制、生产过程管理,又要充分考虑不同单位线路设备、环境条件、装备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有特色发展的目的。5.单元管理与均衡稳定相结合.科学界定等级线路维修标准和管理目标,避免出现过量修。合理划分设备单元,区分正、站线建立相应的线路质量状态评估体系,明确数据管理、评估周期以及设备质量控制、生产计划制订等方面的规定,科学评价单元设备质量。三、工作目标1.维修作业工厂化。深入推进维修作业施工化管理,强化维修作业的过程控制。比照施工化管理进行维修作业的工作量调查、病害分析、方案设计、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质量回检、验收考核。2。修理周期科学化。合理确定线路等级,按照设备单元化管理,建立科学的设备质量修理周期。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推行设备周期修和状态修相结合的方式。3.生产组织现场化。优化生产布局,配齐交通车辆、作业机械、照明装置、检测工具等硬件,结合管内设备实际,全力推进“检修分开”的生产模式。以车间为主组织日常生产,发挥车间职能作用。4.维修手段机械化。以大型养路机械维修捣固、钢轨打磨、配碴整形为主,采取“大、小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路维修,大力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四、机构设置及生产职能按照专业强化、区域集中、跨度合理、能力提升的原则,落实“检修分开”制度,突出“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优化生产布局,形成以车间为主的生产组织模式。(一)车间、班组设置1。车间。工务段下设线路、桥隧、重点维修、综合机修、探伤车间等。(1)线路车间:原则上按管辖正线延展长双线100~120km、单线60~80km的跨度设置,以管辖2~3个工区为宜。遇有编组站、一等及以上车站、山区铁路可酌减管辖范围,但线岔换算总长度不得小于50km。人员配置:线路车间管理干部不少于3名(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名。管理职责:线路车间以基本生产组织和现场过程控制为主要职能。车间主任(副主任)做好车间管内的安全管理和生产组织,根据设备状态,安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