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精选2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上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精选2篇).pdf

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精选2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精选2篇)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篇1一、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分数除法的应用;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把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2.会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4.能运用比的学问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详细编排1.分数除法例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材采纳了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首先由整数乘法的实际例子“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引入整数乘法,同时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得出两个相应的除法算式。然后将其中的100g改成kg,引出一个分数乘法算式和两个分数除法算式。使同学发现这些问题无论涉及整数还是分数,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做一做”让同学依据已知的分数乘法算式,直接写出两个相应除法算式的商,旨在通过练习,巩固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熟悉。例2(教学分数除以整数)通过折纸关心同学理解算理。分两个层次教学,先解决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特别状况,即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一般状况: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看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同学经受由特别到一般的过程,由此体会到用整数去除分数的分子的方法不是总能计算出得数,通常可以转化成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同学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例3(教学分数除以分数)例题以比较小明、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引出两种状况。首先列式的依据是“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与以前不同的是路程、时间由整数换成了分数。由于同学对解决“谁走得快些”这类问题比较熟识,所以由原来学习的整数除法算式,类推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因而有利于集中精力投入计算方法的探究与理解。其中计算小明平均每小时走的路程是探究的重点。教材采纳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已知小时走了2km,可以先求出小时走了1km,算式是;再求1小时即3个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是×3。由于数据简洁,便于口算,整个推算过程处在同学思维力量的最近进展区内,加上线段图的直观效果,因此降低了同学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的难度。找到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就可以依次类推,再来解决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即通过,求出小红平均每小时走的路程。最终教材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方法,并启发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表示。例4(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以小红剪彩带做花送同学为题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同学发现已经把握的混合运算挨次,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2.解决问题例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有两种状况:一种是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条线段上表示;另一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画出两条线段加以表示。它们是同一种数量关系,教材把它们放在同一题里,用同一个问题情境串联起来,比较自然,便于绽开教学,也便于同学理解。教材以人体中水分与体重的关系为素材,引出问题。教材以插图的形式给出条件,图中医生介绍人体中水分与体重的关系。小明讲出两个已知条件。进而分别提出求小明、爸爸体重的两个问题。这里“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是一个多余条件,需要同学通过审题、分析加以识别。由于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往往需要我们从各种信息里筛选出来,所以像例1这样有多余条件的问题情境,比较接近真实状况,有利于培育同学的信息识别力量。为了关心同学分析、理解数量关系,教材分别画出了线段图。可分步出示条件和问题。通过对比让同学发现用方程解的优势。例2(教学稍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由学校爱好小组为题材,引出“稍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以对话方式给出条件,再给出问题。为了关心同学思索,教材提示“先画线段图看看”,并给出了完整的图示,为同学分析、理解等量关系供应直观支柱。然后由图得出等量关系,并据此列方程解答。解决这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可以列成形如的方程,也可以列成形如的方程,前者仍旧要经受从“多几分之几”到“是几分之几”的转化,实际上是方程的形式,算术的思路。后者只要依据一个数加上增加部分等于增加后的数,就能列出方程。这样的等量关系,同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