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仪表可靠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仪表可靠性技术英文名称:InstrumentationReliabilityTechnologe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学分:2学时:40开课学期:开课周次:开课教研室:测控任课教师及职称:段泉圣,副教授先修课程: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随着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现场人员对直接涉及设备安全的过程参数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满足准确性要求的同时,如何构造高可靠性的测量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要保证系统永远不出故障是不现实的,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各部分参数变化和损坏是不可避免的,故如何对仪表进行失效分析和可靠性评定也是测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在本科已修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掌握过程检测系统可靠性设计一般性原则,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构造高可靠性测量系统常用的方法,分析事故案例找出系统失效规律以及有效预防失效的方法。教学中注意凸现内容的实用性,从全新的视角审视和分析案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全部课程内容分五章,各章具体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如下:第一章概论(8学时)内容:介绍仪表可靠性技术的概念、意义。要求学生掌握:可靠性与故障率、可靠性与平均失效时间、可保持性和可用性、可靠性预计、可靠性评定。第二章系统的可靠性分析(8学时)内容:介绍并行结构的系统可靠性、串行结构的系统可靠性、混合结构的可靠性。要求学生掌握:并行结构串行结构、混合结构系统的特性及优缺点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基础。第三章故障容错技术(8学时)内容:主要讲述故障预防和故障容错。要求学生掌握:三模冗余结构的可靠性;可靠性的改善系数;多表决器的三模冗余结构;单式组合式三模冗余结构;混合式三模冗余结构;多模冗余结构;筛选模块冗余结构等故障容错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四章编码检错技术(8学时)内容:介绍码空间、检测码、校正码、容错码、奇偶校验码、奇偶故障检测码、奇偶故障校正码、剩余码检测、多故障检测代码。要求学生掌握:利用编码检错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检错;定位和容错等功能,提高测量系统数据处理重数据流的可靠性。第五章软件容错技术(8学时)内容:多版本软件容错技术、“补偿块”容错技术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容错的一般性方法、提高软件可靠性措施、软件验证技术与方法、自检测试设计准则。使用教材:自编参考书目:1、《实时系统中的可靠性技术》,袁由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2、《仪表可靠性基础》,唐月英、樊鑫瑞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年;3、《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设计》,杨士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考试方式:期末考试,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教研室意见:系(院、部)意见:研究生处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