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攻克.docx
上传人:努力****星驰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攻克.docx

精品解析: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攻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项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吸取药液B.气体发生装置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2、“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下列措施与该战略不相符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B.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D.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BC.CD.D4、二氧化氯(ClO2)是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浓度高时易爆炸,常用作灭菌消毒剂。实验室可用氯酸钾(KClO3)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ClO2,反应原理为:3KClO3+3H2SO4=2ClO2↑+HClO4+H2O+3KH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性气味”属于化学性质B.可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ClO2气体C.KClO3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化到ClO2中D.制取ClO2时需要防止浓度过高引起爆炸5、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内的气体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接通电源使用电烙铁发热,引燃红磷,使实验结果更精确B.图2中X曲线表示的是氧气浓度变化,Y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C.图2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D.图2中当反应时间为t1时才打开活塞K,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6、时隔8年,“神舟十三号”女航天员王亚平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在“水球演示”中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加上颜料后,变成蓝色水球。下列有关水在太空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太空中,水分子不能运动B.在太空中,水分子的质量变为0,分子间也没有间隔C.在太空中,水也能溶解颜料D.往水膜上加水,水膜慢慢变成大水球,说明水分子本身变大了7、下列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加热铜绿,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D.用10mL的量筒量得液体体积为8.25mL8、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B.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C.野炊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焰盖灭D.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燃气火苗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SiO2B.Al2O3C.AlCl3D.Fe2O310、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COB.O3C.CO2D.PM2.5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变成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1)请从以上常见仪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①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___。②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③可用作热源的是__________。④可用来取用粉未状药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3)红城同学要量取48.6mL的水,如果该同学采用仰视的方法量取,他所取出的水比48.6mL_________填“多”或“少”)。(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3、下列: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⑦甲烷、⑦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物质.(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指的是___(填序号);(3)干冰是固体的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4)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填序号).(5)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诺贝尔奖。(1)青蒿素由___________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