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PLC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doc

基于PLC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辽宁工业大学PLC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2013.12.9-2013.12.18PAGE\*MERGEFORMATIII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自动化学号100302114学生姓名王佳斌专业班级自动化104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LC的小区供水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课题完成的功能、设计任务及要求、技术参数实现功能某小区供水系统有水泵4台,供水管道安装压力检测开关K1,K2和K3,分别对应水压偏低,水压正常,水压偏高。自动工作时,当用水量少时,K3接通,延时30s后撤除1台水泵,要求先工作的水泵先切断;当用水量多时,K1接通,延时30s后增设1台水泵工作,要求未曾工作过的水泵增加投入运行;当K2接通,表示供水正常,可维持水泵运行数量。工作时,要求水泵数量最少为1台,最多不得超出4台。各水泵工作时,均应有工作状态显示;手动工作时,要求4台水泵可分别独立操作(分设起动和停止开关);设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设计任务及要求1、根据系统功能,确定输入输出点数,选择PLC的型号;2、选择水泵电机;3、建立I/O分配表,完成PLC与输入/输出信号的的外部接线;4、按系统的控制要求,用梯形图设计程序;5、上机调试、完善程序;6、按学校规定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4000字以上。技术参数水泵电机的相关参数为:额定功率1Kw,额定电压380V,额定转速1450rpm。进度计划1、布置任务,查阅资料,确定系统的组成(1天)2、建立I/O分配,完成外部接线设计(2天)3、按系统的控制要求,完成梯形图设计(2天)4、上机调试、修改程序(2天)5、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2天)6、答辩(1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论文质量:答辩: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注:成绩:平时20%论文质量60%答辩20%以百分制计算摘要本文基于S7-200PLC对小区供水,依据压力检测开关K1,K2,K3分别控制管道压力。自动工作时,当用水量少时,K3接通,延时30s后撤除1台水泵,要求先工作的水泵先切断;当用水量多时,K1接通,延时30s后增设1台水泵工作,要求未曾工作过的水泵增加投入运行;当K2接通,表示供水正常,可维持水泵运行数量。工作时,要求水泵数量最少为1台,最多不得超出4台。各水泵工作时,均应有工作状态显示;手动工作时,要求4台水泵可分别独立操作(分设起动和停止开关);设置“自动/手动”切换开关。本系统由PLC、3个压力检测控制开关与4台水泵电机组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对管道压力的良好控制,既极大的增强了小区供水的质量,也保护了供水设备的安全与供水管道的损坏。关键词:PLC;压力控制开关;水泵电机;手动/自动切换目录TOC\o"1-2"\h\uHYPERLINK\l_Toc27915第1章绪论PAGEREF_Toc279151HYPERLINK\l_Toc20168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PAGEREF_Toc201683HYPERLINK\l_Toc2582.1概述PAGEREF_Toc2583HYPERLINK\l_Toc199522.2I/O点数的确定PAGEREF_Toc199523HYPERLINK\l_Toc160062.3系统的总体组成结构PAGEREF_Toc160064HYPERLINK\l_Toc8212第3章硬件设计PAGEREF_Toc82125HYPERLINK\l_Toc299913.1系统的设备组成PAGEREF_Toc299915HYPERLINK\l_Toc34973.2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PAGEREF_Toc34975HYPERLINK\l_Toc118103.3水泵电机的选型PAGEREF_Toc118106HYPERLINK\l_Toc151423.4供水系统主电路的设计PAGEREF_Toc151427HYPERLINK\l_Toc8943.5PLC的I/O分配以及外部接线图PAGEREF_Toc8947HYPERLINK\l_Toc27708第4章软件设计PAGEREF_Toc277089HYPERLINK\l_Toc3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