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血栓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内容简介血栓性疾病(包括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肺栓塞、静脉栓塞和术后栓塞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由脑卒中所造成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最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增长迅猛,成为全球致死性疾病排序的首位。防治血栓性疾病应首先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脂(尤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血压,保持动脉内壁的平滑性,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和血栓形成的温床。此外,对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栓形成骨架;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对有溶栓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大脑”,掌握药物治疗适宜的“时间窗”,恰当权衡“出血”与“凝血”的风险,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溶栓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在防治血栓疾病上至关重要,但其在治疗时间、治疗指征、剂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把握上极为复杂,用药正确与否与其疗效、毒副作用(出血、胃溃疡、血小板减少、骨折、肝肾损伤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几率密切相关,因此,药物治疗中的药学监护尤为重要,包括给药时间、初始剂量、联合用药、食物的搭配和规避药品不良反应等。《血栓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试题(A型题):1.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是A动脉血管粥样硬化B血小板计数减少C体内嘌呤代谢障碍D血纤维蛋白原减少标答:A2.血栓一旦形成后,对适宜溶栓者应用阿替普酶的治疗时间窗尽早为A发病后3小时内B发病后6小时内C发病后12小时内D发病后24小时内标答:A3.尽早应用溶栓药的主要目的为A改善脑组织供血B抢救缺血半暗带C阻止血液凝固D减轻脑组织水肿标答:B4.口服华法林后所出现的抗凝血最大效应时间为A服后6~12小时B服后12~24小时C服后24~48小时内D服后72~96小时标答:D5.华法林在治疗初期应每日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稳定目标数值在A2.0~2.5B3.0~3.5C.4.0~4.5D5.0~5.5标答:A6.在华法林起效滞后的时间段须联合应用的药品是A阿司匹林B雷尼替丁C依诺肝素D双嘧达莫标答:C7.在服用华法林治疗期间,应避免服用的药品是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KD维生素E标答:C8.进行溶栓患者应及时使用阿司匹林,但为避免大出血,时间应控制在溶栓后A24hB48hC72hD96h标答:A9.溶栓时阿普替酶静脉滴注的最大剂量是A30mgB60mgC90mgD120mg标答:C10.在应用抗凝血药华法林治疗期间,应注意稳定摄食果蔬中所含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BD维生素C标答:B11.应规避华法林服用禁忌证的人群是A12岁以下儿童B60岁以上老人C肾功能不全者D妊娠早期妇女标答:D12.应用肝素可能通过肝素-血小板-抗体复合物以损伤内皮细胞,并由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白细胞减少症B血小板减少症C粒细胞减少症D红细胞减少症标答:B13.应用华法林期间药物过量易致出血,应每周或2周监测一次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其范围在A2.0~2.5B3.0~3.5C4.0~4.5D5.0~5.5标答:D14.为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为A25~75mg/dB75~150mg/dC150~325mg/dD250~500mg/d标答:B1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诱发胃灼热、胃肠黏膜溃疡和出血。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在服用氯吡格雷期间宜联合服用A奥美拉唑B泮托拉唑C雷贝拉唑D兰索拉唑标答:C16.氯吡格雷为前药,在体内分2步代谢为具抗血小板活性的代谢产物,代谢中所经过的肝酶是ACYP2C9BCYP2C19CCYP2D6DCYP3A4标答:B17.阿司匹林对抗血小板积聚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是抑制A环氧酶B磷酸二脂酶C腺苷环化酶D血栓烷合成酶标答:A18.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对抗血小板积聚的主要药理作用机制是抑制A二磷酸腺苷受体B整合素受体C血小板膜IIb/IIIa受体D褪黑素受体标答:A19.阿司匹林肠溶制剂服后需3~4小时才达血浆药物峰值,且每日18~24时是人体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时段,其服用最佳时间是A早餐后30~60minB午餐后30~60minC晚餐后30~60minD晨起后30~60min标答:C20.对临床确认适宜进行溶栓的患者,首先推荐应用的溶栓酶是A阿替普酶B链激酶C去纤酶D尿激酶标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