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5篇.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5篇.docx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55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5篇【第1篇】煤矿通风安全装备仪器仪表管理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158、165和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结合我矿百善字(94)104号文件规定及我矿实际情况,现制定对我矿安全装备及各种通风仪器仪表管理制度。一、安全装备的管理规定1.监测队负责安全装备的安装、使用、调试、拆除的日常工作;2.安全装备的安全质量应符合井下电气设备的完好标准;3.建立安全装备台帐、集中管理;4.建立安全装备检修记录,及时填写,积累检修经验;5.井下使用的设备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6.井下装备由该地点的施工单位负责看管,凡发生装备被损坏的追究当班班(队)长责任,对需要经常移挪的装备,只许采、掘班(队)长在瓦检员和放炮员的监护下,按规定移挪,严禁擅自移挪或停用,装备停用后,由监测队回收待用;7.维修工要认真负责装备的维修质量,精心钻研业务,提高维修质量,为矿井安全监测提供安全保障。二、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的管理规定1.监测队负责通风安全仪器仪表计量校正工作,做到帐、物、卡记录齐全;2.通风安全仪器仪表做到集中保管、维修、发放及环境卫生整洁;3.编制通风安全仪器仪表年度送检计划;4.在架使用的各种安全仪器仪表,必须保持完好,具备计量合格证,严禁无证使用;5.监测队负责各种安全仪器仪表的检定证书的存档工作。三、安全仪器仪表的发放范围1.便携仪的配备范围是矿长、矿技术负责人、放炮员、通风和采掘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2.其它仪器仪表的发放使用人员是通风区职工。四、发放地点发放地点设在通风区安全监测队仪表发放室,便携仪及各种仪器仪表凭牌个人领取。五、维修管理1.通风区设专职人员对便携仪及各种安全仪器仪表的日常维修管理发放工作;2.各单位要对使用安全仪器仪表的职工加强教育,要爱护安全仪表,不得无故损坏丢失;3.维修发放人员要熟悉各种安全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和完好标准,每天负责对在架仪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填写记录,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六、其它要求1.各单位对需要使用仪器仪表人员进行登记,统计后报通风区,由通风区根据仪器仪表数量和和单位需求量进行计划分配;2.丢失牌子应立即申请办理,凡因牌子丢失,仪表被他人领走,由本人负责赔偿;3.损坏丢失安全装备、仪器仪表及配件,发放人员有权扣下牌子及时办理赔款手续。如不及时办理赔款手续,而影响工作或打骂维修发放人员,移交矿保卫部门处理。【第2篇】s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通风组在生产技术组的配合下,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计算全矿及各分区的风量,并将风量合理分配到各工作点,并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及时有效地调节风量。2、通风组要对矿井风量和风速进行检查,掌握矿井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3、对矿井通风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修和管理,定期测定主要通风机的工况点;检查局部通风机的工作状况。4、组织通风安全各项检查工作。包括测定矿井空气成分、温度和矿井气候条件、有害气体含量、空气含尘量等。5、按要求填写各种通风安全报表,并对各报表研究和分析。6、负责绘制并补充通风系统图,及时掌握通风网路的变化情况,在生产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矿井通风。7、进行矿井井巷维护与管理,制定井巷维修计划及安全措施。8、负责对通风安全仪表进行检查、维修和管理。9、负责矿井通风构筑物的维修与管理。10、负责定期对矿井通风阻力进行检查与测掌握矿井通风阻力情况,对阻力过大的区域制定相应措施。11、测风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风地点,根据测量风速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风表。测风时,应先将风表计数器指数回零,或记下数,待风表叶轮转动30秒左右后,再同时启动风表计数器和秒表测定,测定结束时同时关闭。在每个测风断面测风应至少测3次,取其平均值。12、测风时,风表不能距人体及巷道顶、帮、底部太近,应保持200毫米以上的距离;在倾斜巷道内测风时,要注意使叶轮流方向始终保持垂直;在遇到车辆和行人通过或风门开启等情况要等待一定时间,待风流稳定后再进行测风。13、局部通风(1)、当独头巷道长度大于10m后,必须采取局部通风措施(用高压风吹或安装局扇)。(2)、当独头巷道长度大于20m后,必须安装局扇。(3)、压入式通风时,吸风口应设在贯穿巷道距独头巷道口不小于10m的上风侧;抽出式通风时,排风口应设在贯穿巷道距独头巷道不小于10m的下风侧;混合式通风时,抽出式风机吸风口的位置应比吸入式风机吸风口的位置更靠近工作面,二者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m。(4)、压入式通风时,风筒布距掌子面应不大于10m,抽出式通风时,风筒布距掌子面不大于5m。(5)、风筒吊挂应平直,不要挤压,且必须保持完好无损,有漏风处务必及时补好。(6)、爆破后,必须保证足够的通风时间。(7)、通风组定期组织矿井反风演习,并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