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必修53.1.3等比数列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以后,进一步探究数列的相关知识,从后项与前项的差变为后项与前项的比为一常数时,推导出等比数列的概念。二、教学目标及解析1、目标:《课程标准》对本模块、本章和本节的内容要求是:(1)能从等差数列的含义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含义。(2).能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类比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一步掌握归纳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2、解析:根据《课程标准》对本模块、本章和本节的内容提出要求,结合教科书对当前内容和后续内容的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理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推导;(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等比数列的概念,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类比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由垒乘的方法推导得出,加强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等比数列含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逆用思维的能力。②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等思维品质。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不能运用等比数列性质求其通项公式。四、教学支持条件研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作业通过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由特例归纳等比数列定义,归纳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类比等差数列性质,探究等比数列性质。例题讲解课堂练习小结熟记推导结果,注意角的取值范围。(二)教学情景问题1:观察课本41页4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特征?设计意图:由实例中观察分析出等比数列的概念。师生活动:学生能够观察出后项与前项的比为一个常数,但不能用语言描述出一般等比数列的概念。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问题2: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和公比q能否为零?师生活动:由分母不能为零,推导出任意项和公比也不能为零。,{}成等比数列,隐含:任一项3q=1时,{an}为常数。问题3:根据4个例子中,项数与项的关系,归纳出{an}的通项公式,并思考有没有其他一般的方法?解析:归纳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垒乘法:问题4:能否用表示?并观察所得结果有什么特点?解析:问题5:根据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观察其图像,探究当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时,的取值范围是什么?解析: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q>0)上的一些孤立的点。当,q>1时,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当,,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当,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当,q>1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当时,等比数列{}是摆动数列;当时,等比数列{}是常数列。3、例题讲解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这种物质的半衰期为多长(精确到1年)?解: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为1,经过n年,剩留量是,由条件可得,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设,则即答:这种物质的半衰期大约为4年。解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项数问题,需要学生在了解等比数列定义以及通项公式的基础上,对计算过程灵活掌握。例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和第4项分别为12和18,求它的第1项和第2项。解:解法1:设这个等比数列的第1项是,公比为,那么解法2:,,解析:本题知道等比数列中的两项,可以根据其通项公式,求出,进一步根据或与的关系进一步求出,进而得出;熟练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3、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仿照下表中的例子填写表格,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例是自选1是自选2是教师提问:观察上面3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特征?其中通项公式都可以表示为(为非零常数),那么数列(为非零常数),能否证明一定是等比数列?将,的通项公式表示为(为非零常数)的形式,并证明其为等比数列。问题6:根据等比中项的概念,对一般的存在怎样的关系?解析:若同时满足(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为非零常数列问题7:完成练习4,思考对一般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析:问题8:若(a,p为非零常数),则一定为等比数列吗?解析:,为等比数列,其首项为,公比为问题9:、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则、、也一定是等比数列吗?解析:、、故、、也一定是等比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