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方法1潜意识理论意识: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即我们表现在外的思想和行为。前意识: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潜意识:个体不能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生活,包括大量的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其动机都是向上、向外运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的压抑。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一切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根源。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精神结构中直接与人的生理机体相联系的部分,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源于灵魂深处的爱是模糊的:糊涂的爱。本我的内容: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攻击欲望。本我的作用: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活动的方式,按照“快乐原则”行事。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自我: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自我把世界分成主观的内部的世界和客观的外部的世界。自我的任务是协调两者关系。自我的内容:自我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一部分是潜意识。自我的作用: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对本我起监督作用;自我活动方式,按“现实原则”行事。2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分为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是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超我的内容: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超我的其作用:对个体行为作道德、价值判断,活动方式,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其突出特点:追求真善美,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和行为倾向都不被超我所容忍。2人格结构理论构成人格的3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才有健康的人格。如果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人格结构图解焦虑论(anxietytheory)3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构成人格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是他的心理性欲发展学说,即发展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所代表的无意识冲动的满足,总要通过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区域的快感来实现,而这个区域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人格乃至整个心理的发展阶段。3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1)口欲期(0~1岁左右),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2)肛欲期(l-3岁),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3)性器期(3-6岁),儿童期性欲期。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3人格发展理论性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4)潜伏期(7岁—青春期前),儿童进入潜伏期,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也不再通过定位于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这时,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注意发展各种为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儿童进入初等教育的时期。(5)生殖期(青春期—成人),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4人格发展与人格特征:停滞和倒退人格发展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其首要条件是顺利解决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反之,就不能完全过渡到较高一级阶段,因为低级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了,发展停顿或延缓,这种现象叫停滞。如果早期阶段发展不完全或停滞,就会留下心理障碍,当面临危机或受挫时,他很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叫倒退。心理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一般要用“自由联想法”把它们挖掘出来,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1基本原理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自己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与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它们,症状也就会随机消失。2治疗目标改进来访者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来访者自身人格的成熟与完善。3治疗对象歇斯底里、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严重的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3治疗方法自由联想、阻抗分析、梦的解析、移情与反移情、解释。4治疗周期时间叫持久,一般是3—12个月,每周一次,费用高昂。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症状是神经症性冲突的结果,它是经过化装的,背后必有无意识的症结。因此,精神分析咨询与治疗着重在寻找症状背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