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淇水湾大道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淇水湾大道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淇水湾大道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报告书简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淇水湾大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海南亿隆城建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三年二月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市政工程——淇水湾大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河北师范大学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地点本工程位于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中的淇水湾片区,起点西起规划春桃路(即桃春村处),终点东止于规划宝陵河大道南段(即山桐村处),起点桩号为K0+000,坐标为X=263817.294,Y=171241.925;终点桩号为K5+706,坐标为X=268091.125,Y=172428.793。地理位置详见图1.1-1。图1.1-1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背景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部滨海地区龙楼镇,属海南岛最东部,东南两面均临南海,西至卫星发射基地,北靠铺前旅游区,规划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包括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含石头公园、淇水湾近岸)、月亮湾、宝陵河等。旅游区具有我国稀有的热带季雨矮林、珊瑚礁、红树林等热带自然景观。旅游区规划陆地面积为46平方公里,该区域将与文昌航天城交相辉映,形成国内著名的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以及科普教育基地。按照规划旅游区将打造成为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态滨海旅游区。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已列为海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淇水湾大道是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是淇水湾片区一条东西向的主要次干路,其贯通淇水湾片区整个西区,是西区内部各个组团之间横向联系的主要通道,淇水湾大道全长4918.49m。淇水湾大道西起规划春桃路,东止于规划宝陵河大道南段,道路沿线与多条南北向的规划路相交,由西往东依次为:支路二,洪福路、彩虹大道南段、古松路及支路三。工程概况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位于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中的淇水湾片区,起点西起规划春桃路(即桃春村处),终点东止于规划宝陵河大道南段(即山桐村处),道路全长4918.49m,计算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21m,机非混合双向两车道,为城市次干路Ⅲ级,沥青砼路面。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管网工程、照明工程以及绿化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1。表1.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值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Ⅲ级2道路总长m4918.493设计行车速度km/h404交通量(2028年)小型车辆/d70455设计轴载Bzz-100kn6标准荷载公路-Ⅱ级7抗震设防烈度7度8红线宽度m219路幅宽m21断面分配情况人行道m3.5×2树穴1.5×2自行车道1.75×2机非混合双向两车道机动车道m3.75×210平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m300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m150圆曲线最小长度(m)m3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m3511竖曲线汽车行驶最大纵坡推荐值(%)%2.8凸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m400凹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m450竖曲线最小长度(m)m35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m3512横坡(%)%213最大超高横坡(%)%-不设超高14停车视距(m)m≥4015路面设计年限(年)a15沥青路面16总投资万元18598.417每公里投资万元3781.3工程方案道路工程1.2.3.1.1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形严格按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淇水湾区域(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布置。1.2.3.1.2纵断面设计本次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因素:已设计的彩虹大道南段设计标高(H=22.730m)、古松路设计标高(H=22.711m)、现状村道标高、规划竖向标高。道路最小坡长120.354m,最大坡长250m,最小坡度i=0.3%,最大坡度i=2.8%。最大挖方高度2.815m,最大填方高度3.43m。1.2.3.1.3横断面设计本道路规划红线宽21m,道路断面具体布置如下:21m标准横断面路幅为[3.5(人行道)+1.5(树穴)+1.75(自行车道)+3.75(车行道)+3.75(车行道)+1.75(自行车道)+1.5(树穴)+3.5(人行道)]m。填方路段,人行道外侧设0.5m宽土路肩,保护人行道设施。图2.2-51.2.3.1.4道路路基工程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利用既有路基、路面、防护工程,体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追求道路与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的原则,灵活掌握路基的断面组成、路基强度、压实度、最小填土高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力求建设方案经济、实用,使道路建设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