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2).ppt

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铜(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质量、热源、初温)转换法(吸收热量转换为加热时间)(2)实验器材煤油,水,铁架台两个,秒表,火柴,温度计两支,相同的烧杯两只,搅拌器两只,酒精灯两盏,石棉网、天平(或量筒和密度表)天平的作用:取相等质量的煤油和水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搅拌器的作用:使液体受热均匀(不能用温度计代替:温度计玻璃泡易碎)【实验现象】1.相同质量的水(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其吸收的热量几乎是相同的。2.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3.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升高快【评估与分析】实验数据有较大差异的原因1.酒精灯在相同时间内供给的热量有差异2.实验中热量损失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一般不同,为了比较不同物体对热量的吸收容纳能力的差异,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比热容来表示这种特性,简称比热,符号是c。计算公式:单位:J/(kg·℃)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物质物质用热水取暖根据Q=cmΔt(公式),因在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说明不变量),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水的温度变化幅度小,而沙石的温度变化幅度却较大。所以在一天中,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根据题目,解释实际问题)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例1.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已知:m=2kg,c=4.2×103J/(kg·℃),t2=100℃,t1=20℃求:Q吸解:Q吸=cmΔt=4.2×103J/(kg·℃)×2kg×(100℃-20℃)=6.72×105J答:至少需供给6.72×105J的能量例2.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是()A.质量B.密度C.比热容D.沸点例4.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例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