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doc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来源:发展规划办发布者:发展规划办发布时间:2009-6-2217:48:10)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发展研究中心曾诚宛小燕张伟李一萍面对21世纪的到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21世纪初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等教改项目。本研究为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医药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项目的子课题,着重从中外比较角度,对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因、管理体制、医学教育系统结构、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医学教育制度、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趋势和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此能为新世纪我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一些参考。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因比较(一)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1.卫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的改变随着人口年龄谱、疾病谱的改变,农村和城市中心贫民区卫生服务不足,卫生服务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医学教育都面临着适应卫生服务需求变化的要求。为适应改变中的卫生服务需要,美国政府和医学院协会(AAMC)在1970年初就提出了以综合健康为目标的卫生服务模式,大力发展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为重点的初级卫生保健,并作为发展和改革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项策略。中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除了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外,更多的是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的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培养过程、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许多要求。这些都要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发生重大改革。2.卫生费用的急剧上涨和医学教育投资的政策导向随着高科技医疗的发展和初级卫生保健的普及,卫生服务费用也急剧上涨,这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如美国为控制卫生费用的急剧上升,开始把重点转到卫生保健的经济方面,并试图通过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意向,把传统的、以培养第三级医疗服务为目标的医学教育转向以面向社区的初级卫生保健医生方面来,国会通过了卫生人力发展计划,还通过了对实行教学改革的医学院校提供额外财政补贴,由于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使整个美国医学教育发展和改革很快。3.科技进步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学科以及同医学相关的边缘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已不能采用简单地扩大课程内容的方法来实现;为了使医学教育同发展的医学科学相适应,也需要进行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医学科技的发展,是各国进行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共同动力。(二)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1.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在联系,比如,本世纪初美国医学教育的报告和建议都提出应加强医学院的社会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等非生物医学课程的教育,30年代英国有识之士也呼吁重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到60年代,这些教育思想和观点成为共识后,增设人文课程就成为其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人才观是在人才质量观的更新基础上建立的,经过多年教育发展和反馈,国际教育界逐步树立起全面素质教育观念和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国际教育界以K.A.Q(Knowledge,Ability,Quality,即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三要素,反映出现代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水平,医学人才质量高低相应取决于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医学基础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三者的综合水平,其中素质处于核心地位。2.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期望促进高等医药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期望,美国的传统医学教育产生于本世纪初,直到1960年前,也没有进行大的改革,面对发展中的医学科学和改变中的社会需求,这一传统医学教育制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非议,教师、管理人员期望医学教育能适应发展中的医学科学和改变中的社会需求相适应,学生应当有权利对教学过程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作出选择,。在德国过去的30年间,有在国外医学院校学习经历的医学生、大批有改革头脑的学生与教师团体也逐渐地组织起来发起医学教育改革。在1989年以前,德国没有一个对课程的全面改革计划,直到1988-1989年交替的冬季,由于柏林学生的抗议活动,才使得改革计划设计实施。学生与教师团体致力于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研究,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