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三、改革为何——改革目标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背景(依据课前引言、第一段内容、历史纵横归纳)⑴思想解放⑵经济停滞、生活贫穷⑶指导思想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标志:1978、全会的召开内容:思想路线战略决策中心任务意义:一个转折两个起点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⒉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和方面含义: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课本P.57“探究学习总结”二、学习延伸请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课本P.55“学思之窗”请思考: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的最大分别: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国家与农民订立合同﹐规定农民将相当数量的农产品上缴给国家后﹐其它的余粮则由农民自由处理﹐可在自由市场出售(“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村改革的过程和意义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农村改革的过程和意义1、原因:2、内容: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⒉经济体制改革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⑵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管理体制(3)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⒉经济体制改革三、改革为何——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王同学要买一本《新华字典》,同等条件下,新华书店不打折,灵通书店打八折,他应该选择哪一家?二、周末来到服装城,看到某一家服装店打出“亏本清仓”的标语,这体现了什么?三、灵璧中学校园附近有很多商店、摊点,这是什么原因?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吗?(1)、背景: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3)基本建立超市购物中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了!课堂小结练一练2.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是A、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C、确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D、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