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背景: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彻底纠正左倾错误,但当时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二、开端: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三、意义: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你办事,我放心”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错误的延续。/本课第一目的标题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事情推动了伟大的转折?本课第一目的标题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事情推动了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阅读课本P54第一目内容,思考:1、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的哪篇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3、提炼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4、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历史意义?4、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会议:1、八七会议。2、遵义会议。3、十一届三中全会。回顾党的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的对象是什么?改革的对象是什么?改革的对象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从农村开始。具体而言,农村改革的对象是什么?具体而言,农村改革的对象是什么?农村改革的对象是人民公社体制。农村改革是先农民自发开始后政府推广,还是政府直接引导的结果。阅读课本P55第1段:思考:1、我国农村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一社,有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首先开始试验的是哪两个省份?首先开始试验的是哪两个省份?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制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什么意义?实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不代表着长远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道路。4、为配合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村的基层单位进行了怎样的行政体制改革?农村的基层单位行政体制改革行政机构的改变阅读课本P56《历史纵横》思考:1、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是什么?改革的原因是什么?一、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严重的弊端,导致政企不分,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就是计划经济体制。)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哪年以后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哪年以后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阅读P55最后一段大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措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1978年至今改革已经30余年,可以怎样分为两个阶段?改革的两个阶段思考: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背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背景:邓小平南方视察的城市:武昌深圳珠海上海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1、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2、论述姓“资”姓“社”的标准。3、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