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字经》教案精选.docx

《三字经》教案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字经》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字经》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三字经》中“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初步理解三字经内容,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讲诚信,做个诚实的好孩子。活动准备:故事《狼来了》的图片。《三字经》文字。活动过程:一、教师复习学过的《三字经》内容。1、师:“小朋友,上次我们学了一个《黄香暖席》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黄香小朋友孝敬父母。)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两句。)2、师:我们还学了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说出:孔融小朋友尊敬哥哥、爱护弟弟。)三字经里是怎样说的?(幼儿一边拍小手一边诵读出“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两句。)3、师:今天,老师再给小朋友讲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听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图片老师讲故事。)二、学习新的内容“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1、提问:故事里有谁?他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狼真的来了人们都不来救他呢?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讲真话,不能骗人,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3、师:在《三字经》里是这样说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出示《三字经》文字)三、幼儿学习诵读。1、教师请幼儿和教师一起读。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面来朗读,教师鼓励幼儿。3、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并鼓励幼儿用手拍节奏。4、幼儿完整地诵读三字经“人之初……此五常,不容紊。”《三字经》教案2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流程:1、导入揭题2、学文晓理3、扩展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晓理: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补充: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1)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3)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4)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5)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6)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7)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8)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三字经》教案3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词语,通过读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2.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什么车?2.今天,我们来认识几种车。二、新授1.指名读题。2.(出示挂图)图上的汽车你认识吗?3.指名说,其它学生补充,纠正。4.读一读书上的词语。⑴自读。⑵指名读,评议,纠正,师重点提醒⑶齐读。5.把词语和相应的车相连起来,齐读一遍。6.这些车各有各的本领,你知道吗?7.指名回答,相互补充。8.出示:消防车是用来的。救护车是用来的。车是用来的'。⑴你会填空:指名口头填空。⑵打开书,写下来。⑶师巡视指导,及时批改。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积累成语。2.能背诵《三字经》中的几句。3.练写铅笔字,并能写正确、美观,在写字实践中认识先左后右的笔顺规则。教具:投降片。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二题1.教学第1小题。⑴指名读题。⑵学生自读成语。你懂得其中哪条成语的意思?⑶师讲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你们听了故事后,觉得精卫、愚公值得我们学习吗?齐读: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有感情朗读。2.教学第2小题。⑴指导看图。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呢?⑵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这两句诗句讲的是什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