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字经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字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字经教案1教学目标:1、会读、会背《三字经》节选2、围绕“善”,让学生在读中知善、懂善,课后能积极行善。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教学难点:从读中“悟善”、听中“知善”、课后“行善”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三字经》简介导入,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板书“熟读《三字经》,能知天下事。”二、新授1、以听促读(通读)①师出示教学内容:“人之初。。。。。。老何为”学生看拼音,自由习文。(师巡视指导读音,教{jiaojiao}处{chuchu}②师播放多媒体中的范读,学生边听边画自己喜欢的句子。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注意读音)2、以读促学(熟读)①围绕这66个字,展开朗读(注意方式指导,读出韵味)如:a.摇头晃脑读b.拍手读c.同桌击掌读②教师示读或是师生赛读3、以促听思①引导学生听《孟母三迁》的故事。②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做个好孩子的条件4.以背促悟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学习、背诵《三字经》节选②学生表演背5、以写促行①围绕“善”字的.演变过程,让孩子们明白做个“善良”人的基本条件②围绕“善”,布置作业a.回家后将今天所学内容向父母汇报b.每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好事),结合课外实践本。三、总结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三字经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学习背诵古典诗文的兴趣。2、通过了解《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的故事,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体会父母教育的重要性。3、会背“昔孟母择临处子不学断机杼”。教学重难点1、学习背诵“昔孟母择临处子不学断机杼。”2、感知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由故事导入“三字经”。1、出示图片(古代私塾)2、提问: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看一看它的摆设,有桌椅,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再想想?(我们学习的地方叫学校,古代人们学习的地方就称为“私塾”)3、那你们知道古时候的孩子都学什么书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4、出示图片:(三字经)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三字经》(板书)二:复习:齐背“人之初性不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新授:1、师导:你们知道为什么起名叫《三字经》吗?《三字经》,三字一句而得名,三个字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背起来也不难,可这里面可藏着许多经典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呢。2、播放视频:《孟母三迁》。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3、边看边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孟母搬了几次家?最后搬到了哪儿?为什么?这个故事精炼起来就是我们要学的《三字经》里的六个字。4、出示板书:“昔孟母择邻处”(拼音文字一起出现)5、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6、谁来试着读一读?(三人)纠正字音,读正确,读充分。(互相读、齐读)7、播放视频《孟母断机》8、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故事:《孟母断机》。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9、妈妈为什么生气?(孟子逃学)机杼断了结果怎样?(不能织布了)妈妈想告诉孟子什么?(孟子逃学学习不努力就如同这织布机没有用,成不了才)10、三字经里也用六个字记录了这个故事。11、出示板书:“子不学断机杼”。读正确、读充分。12、连起这四句一起背一背。(全体、个别、拍手)13、讲五子登科的故事。14、播放视频:动画音乐《三字经》,大家一起唱。四:拓展总结:师:在家里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生自由畅谈。是啊,在我们成长的每时每刻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让我们珍惜他们的付出,努力学习,回报他们,回报社会!“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教室里都会传出诵读《三字经》的朗朗读书声。《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记得小时候,似乎对《三字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