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尧都区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尧都区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尧都区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良好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良好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中承担着重大使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中肩负着特殊任务;在农业产业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增效中具有显著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林业发展,2009年6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到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位置。2009年11月山西省委林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生态兴省”大战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建设山川秀美新山西的宏伟目标。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放到主要位置,为我区“十二五”期间大力整治生态环境,努力改变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局面,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林业建设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十二五”期间,我区林业工作以“创建林业生态区”为中心,把握好目前我区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关键阶段”的规律,认真解决好影响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一手抓好对现有资源的保护使其在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好基础和特殊作用;一手抓好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建设,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增绿增收并重。加快全区林业建设步伐,到2015年基本实现“尧都林业生态区”目标,使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观。特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如下:一、林业资源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区林业建设重点实施了“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三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汾河植被修复”、“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2009年全省林业建设临汾现场会尧都区林业建设推进工程等,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跨越式发展。是我区历史上林业发展最快、造林质量最高、生态建设成效最大的发展时期。到目前止,全区现有林业用地84.18万亩,其中有林地25.8万亩,宜林荒山、荒坡22.14万亩,灌木林19.04万亩,疏林地9.81万亩,未成林地6.5万亩,无立木林地0.65万亩,苗圃地0.17万亩,四旁树1100万株,森林覆盖率26.1%,林木覆盖率31.2%;平川林网化面积36万亩,已网率90%,干果经济林面积8.5万亩。林业现有资源为我区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仍存在着全区林业资源分布不平衡,林分质量较低,林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需要我们今后五年及更长时间内,大力实施生态兴区战略,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新尧都。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生态强区建设步伐,以通道绿化、园林村镇建设、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汾河植被建设、三北五期、天然林保护、林权改革等八大工程为重点,以科技兴林为手段,以改善人居环境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切实加强森林保护,努力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实现“大地增绿、经济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的建设目标,推动尧都林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按照上述基本思路,到2010年我区林业发展目标是:境内高速路、一二级公路全部实现绿化贯通,绿化长度达到215.3公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全部完成共造林2.7万亩;全区80%的村镇达到园林化标准,新建140个、达到298个;环临汾城建立起绿化林带,新建35公里、达到60公里;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0万亩,高标准林网面积达到38万亩;发展核桃、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6.5万亩,达到15万亩;杨树速丰林新建2.5万亩,达到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9.5%,林木覆盖率达到34.6%;完成38万亩的集体林确权发证;全面达到山西省“创建林业生态县”的九条标准。三、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任务情况(一)林业产业发展规划1、干果经济林产业在现有8.5万亩的基础上,每年发展核桃、红枣为主的干果林1.3万亩,到2015年全区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5万亩。(1)东西山丘区良种核桃基地:包括河底、枕头、一平垣、土门、大阳、贺家庄、县底、大苏等乡镇。在现有5万亩的基础上,每年发展1万亩,到2015年新增面积5万亩,总量达到10万亩。新发展基地选用“香玲”、“鲁光”、“辽核1号”、“薄壳香”、“薄丰”、“中林1号”等优质品种,对原有劣质品种及山核桃分期分批逐年改造为优质良种,加强基地的土肥水综合管理,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2)东部丘陵区优质红枣基地:主要涉及大阳镇的郭行一带、县底镇的城隍一带、贾得乡的大苏一带及贺家庄乡的大部。该区域采用酸枣接大枣方式,品种以“临汾团枣”为主。在现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