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文章编号:1005-60332008)23-0024-02(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8年第18卷第23期收稿日期:2008-06-10浅议虚拟图书馆赵一帆(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洛阳,471022)摘要:阐明了虚拟图书馆的含义,探讨了虚拟图书馆的特征,介绍了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原则和服务特征。关键词:虚拟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原则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1虚拟图书馆的含义“虚拟”一词源于计算机领域,是指用计算机虚构化模拟现实世界中书馆的又一显著特征,用户只要拥有计算机网络连接,就可以不受时间、任空间的限制,在任何时候、何地方充分自由地利用虚拟图书馆提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客观事物和环境。虚拟图书馆就是虚拟化的图书馆镜像,虚拟图书馆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哈利最先提出。《虚拟图书馆:知识、社会与图书馆员》一文1992年美国学者G.D.Kaye于中首先给出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他将虚拟图书馆定义为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手段。其重点是将虚拟图书馆看作一种方式,“手段”而不是一种图书馆形态。我国学者黄宗忠则侧重于将虚拟图书馆看作是一个跨地区跨国家的信息空间,是虚拟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在吴慰慈先生主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则将虚拟图书馆概括为“在信息环境下营造出的一个类似实体信息系统并具有信息系统性质、氛围的信息空间”。也有学者认为,虚拟图书馆“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特别是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尽管大家表述不一,但其实质却出入不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认为:虚拟图书馆是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传递为基础,使网上所有信息资源打破物理馆藏的界限而构成逻辑上的馆藏,文献传递服务超越服务者个体资源的限制,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图书馆联合体,也可以说是一种虚拟运作模式。虚拟图书馆体系结构由以用户界面、网络和通信、信息资源、数据库(管理和检索系统以及附加的检索系统组成,以数字化的馆藏资源包括特种馆藏、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系统和丰富的因特网文献资源)为基础,提供在公共信息检索库和网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统一跨库检索服务。2.3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是虚拟图书馆的目的或功用特征。虚拟图书馆的建设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实现尽可能地向用户提供足够多的可用资源。但凡连接到网络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所有与网络连接的用户都可共同利用,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方面满足了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最大需求,另一方面也使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充分实现了其使用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进步。33.1虚拟图书馆的建设虚拟图书馆建设的原则虚拟图书馆以虚拟馆藏建设为核心,根据虚拟图书馆自身的特征及服务模式,虚拟图书馆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3.1.1分散与集中原则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是虚拟馆藏建设主要的对象,利用搜索引擎对这些资源完成搜集标引等工作是虚拟馆藏建设的主要手段。所谓的“搜集”就是通过主题查询,对具有相关主题的信息进行超级链接,并按,照相关原则进行有序的组织,实现物理上存储的分散和逻辑上虚拟的集中。3.1.2资源配置特色化原则虚拟图书馆的“馆藏”以数字化为基本特征,但不论其存储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如何变化,其基本馆藏特点应该保持。虚拟图书馆的基本馆藏2虚拟图书馆的特征虚拟图书馆本质内涵就是以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为基础,以信息传递特点就是以特定的主题标引相关链接的网页,从而将相关主题的信息资源组织起来。以主题为核心建设起来的虚拟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是虚拟图书馆的灵魂,特色化应该是虚拟图书建设中的基本原则。的网络化为条件,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其特征包括3个方面,即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3.1.3系统性原则虚拟图书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把不同地区、业的信息机构整专2.1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图书馆自动化从业务管理全面走向文献信合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最大化、最优化。系统性是虚拟图书馆实现其服务的重要保证,可以说,脱离了系统性原则,虚拟图书馆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坚持系统性原则,实现各机构的优化整合,是虚拟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全部以计算机可读方式———数字化形式存储,实现了文献信息的虚拟化。虚拟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无论其视音形态或载体,最终都要转化为文本、频、频等数字形式,以便于计算机存储、传递和读取利用。数字化信息为压缩存储空间、改进信息的组织方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