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细胞的发现3细胞学说的建立1.1细胞与生物分子2氢原子和1氧原子共价结合;两个H-O键的夹角为104.5°;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故为极性分子;相邻水分子之间:H(+)和O(-)以氢键结合。78在一定的温度下,将单位质量的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热量即为汽化热。水的汽化热大:使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体温,避免高温伤害。(3)水的内聚力、附着力和表面张力大(4)水的不可压缩性(5)水是很好的溶剂(6)水是透明无色的液体1.1.3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151.2.1.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多糖(90%左右):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蛋白质(10%左右):伸展蛋白(初生壁广泛存在的结构成分)。1.2.1.3细胞壁的功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的寡糖素能诱导植物抗毒素的形成;壁中的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御和抗病抗逆的功能。其它:如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1.2.2细胞质1.2.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1.2.4胞间连丝1.2.4.2胞间连丝的功能1.2.5生物膜1.2.5.1生物膜结构1959年,罗伯特森利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明治模型1.2.5.1生物膜的功能(3)能量转换场所如光合电子传递,呼吸电子传递以及与之偶联的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都发生在膜上。(4)物质交换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控制膜内外的物质交换。1.3植物细胞的亚微结构1.3.1.1质体和叶绿体(2)质体间的相互转化前质体是其他质体的前身,可分化发育成多种质体。各种质体之间也可相互转化。如某些根经光照后可以转绿,这就是白色体或杂色体向叶绿体转化的。1.3.1.2线粒体线粒体结构组成1.3.1.3内质网分类:内质网分两类,一类是膜上附着核糖体颗粒的叫粗糙型内质网,另一类是膜上光滑的,没有核糖体附在上面,叫光滑型内质网。功能: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371.3.1.5溶酶体溶酶体中的酶都属酸性水解酶,其最适pH为5左右,pH7左右时酶失活。溶酶体膜上具有H+-ATP酶,可将胞质中的H+泵入溶酶体。1.3.1.6液泡1.3.1.7微体1.3.2微梁系统(细胞骨架)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细胞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1.3.2.1微管(Microtubules)主要成分为微管蛋白(tubulin),分为两种: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二者组成异二聚体。异二聚体是构成微管的基本亚单位。微管的成分微管三种存在形式微管的装配微管组织中心(MTOC)影响微管稳定性的某些条件影响微管稳定性的药物以下促进微管聚合的药物是()。微管功能1.3.2.2微丝(microfilament,MF)单体G-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单体由单个肽链折叠而成,相对分子量为43×103,外观呈碟状结构,中央有一个裂口,裂口内部有ATP结合位点和Mg2+结合位点。微丝分布G-肌动蛋白的浓度、ATP及离子浓度。溶液中含有适当浓度的Ca2+,而Na+、K+的浓度很低时,微丝趋向于解聚成G-actin;而当溶液中含有ATP、Mg2+以及较高浓度的Na+、K+时,溶液中的G-actin趋向于组装成F-actin。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B与微丝结合后可将微丝切断,并结合在微丝末端阻碍肌动蛋白在该部位的聚合,但对微丝的解聚没有明显影响。鬼笔环肽与微丝表面有强亲和力,但不与肌动蛋白单体结合,对微丝的解聚有抑制作用,可使肌动蛋白丝保持稳定状态,阻止细胞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