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实例阿基米德原理.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课实例阿基米德原理.ppt

说课实例阿基米德原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课堂教学七律二首双咏执教李艳桃芳续桂馨,书山学海士成林。园丁最重欣花意,花匠尤推爱草心。身正泰山凌绝顶,学高鸿志震乾坤。长江更喜波涛继,日映霞红鹏胜鲲。蝶恋花·园丁二、如何备物理课:三、如何写物理教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处理事物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学会运用物理学常用的近似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单摆》:四、如何授课:2、授课四忌:展示《单摆》教案(教学过程)(用电子展台)第二节关于微格教学“现”三、微格教学的程序(分七步)五、微格教学的评课第三节关于物理说课新课改下物理说课的理论依据: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二、说课的基本内容(三)说学法学习方法(体验探究,观察实验,分析评价,解决问题)能力和素质的养成(观察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流的能力,想像力,创新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浓厚的科学情趣,交流与合作的意识)科学探究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四)说教学程序导入新课的方式新知识的学习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做法;师生互动合作式学习的具体措施等。检测训练与巩固新课的教学措施布置作业(注意“实践活动”的作业)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一、“说”教材1、本说课内容出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8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中的第四节(P124——P128)。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本节课前,学生已学过力的概念、力的平衡,以及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使用测力计和量筒,这些均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第五节物体的沉与浮”必备环节。本章包含“密度”和“浮力”两个单元,本节内容是“浮力”单元的重点。按照新“课标”,新的实验教材降低了对浮力综合应用的定量计算要求。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学会用实验探究浮力规律的方法;并由此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初步能力,以及分析概括的初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探究和交流合作式学习的乐趣;通过浮力的探究过程,结合科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阿基米德原理。难点:对浮力的认识;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实验探究浮力的具体操作。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要启发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验,大胆地提出问题和善于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积极地通过实验与收集证据来分析、评价与论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从而归纳总结出正确的结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测力计、烧杯、溢杯、石块等重物、钩码、杠杆、兰球(装入网兜内)、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鸡蛋、清水、盐水等。考虑到目前各学校多为大班教学,实验器材相应不足,各分组人数较多的情况,可用投影或挂图将相关的探究过程进行图示。在交流或归纳结论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对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仿真动态演示。导入新课:运用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巨轮远航和热气球腾空的画面,并启发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现象,引出浮力的课题,激发起学生认识浮力、探究浮力规律的兴趣和动机。(3分钟)新知识的学习: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的、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教师点拨帮助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共35分钟)实验探究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先启发学生猜想并交流;②展示P125图7-21,进行鸡蛋与浮力的实验探究,启发学生思索其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③展示P125图7-22,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启发学生思索其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④展示P125图7-23,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启发学生思索其中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⑤就学生提出的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其它猜想(如物体的种类、密度、颜色、温度等)进行相关的探究;⑥由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并在P126中填空,与此同时宜展示多媒体仿真。(10分钟)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介绍:展示阿基米德的图像,讲述其生平、贡献和故事。(4分钟)一、什么是浮力第四节中学物理教师的科研三、中学物理教育科研的方法:例:已知船在静水中速率为v1,水速为v2,且v2>v1,河宽为L,求船渡河时实际的最短距离?解法2:设渡河时间为t。作出v1与v2的矢量合成图,考虑v1的各种可能取向,可以v1为半径画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