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集锦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的能力。【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发现〗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一、看看说说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二、我会选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交流检查三、我会写1、激趣谈话:⑴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⑵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⑶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⑷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⑸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四、我会读1、学生小声读故事。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3、全班交流。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课前准备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学生自由准备讲稿。二、有趣的动物、植物1、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台〗1、日记: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2、中华鲟等资料: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3、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2、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3、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4、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5、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数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经》。2、学生带字典或词典。3、学生搜集字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题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二、讨论明法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三、分组交流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四、全班交流1、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3、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五、填写“成长卡”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第二课时习作一、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