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故宮鎮宮之寶為故宮宮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釐米,口徑8釐米,足高5釐米,口邊刻有回紋。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皇帝對此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調用內庫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精工細作,曾多次修改,直至皇帝滿意為止。因此,該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法寶。“金甌”寓意國家政權,取名“金甌永固”則反映永遠鞏固地保持政權的一種願望。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大年初一)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每當元旦子時,皇帝在養心殿,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倒入屠蘇酒,親燃蠟燭,提起毛筆寫下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張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傳世作品被一致認為是雕漆作品裡的珍品。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為故宮漆器的代表作品。高3.3cm,口徑19.2cm.盤木胎黑漆,內外均雕雲紋。堆漆甚厚,晶瑩照人,刻工圓潤。從此件具款的剔犀圓盤可知張成不僅是剔紅高手,剔犀技巧也精湛至極,此盤為研究元代剔犀工藝提供了可靠而精美的實例。青玉雲龍紋爐為故宮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徑12.8cm.爐青玉質。通體以“工”字紋為底,上飾游龍、祥雲和海水紋。器內底陰刻乾隆七言詩一首:“何年廟器贊天經,刻作飛龍殿四靈。毛伯邢侯異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依然韞匵閱桑海,所惜從薪遇丙叮土氣羊脂胥變幻,只余雲水淡拖青。”末署“乾隆戊戌孟秋禦題”。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元,通高13.9cm,口徑16cm,足徑13.5cm。清宮舊藏。爐銅胎,圓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爐頸部淺藍釉地,飾黃、白、紅、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寶藍釉地,飾紅、白、黃三色掐絲琺瑯纏枝蓮花6朵。其下飾蓮瓣紋一周。此器釉質瑩潤,有的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琺瑯色澤渾厚諧調,富麗典雅,是一件高水準的元代掐絲琺瑯作品。唯其銅膽、象耳和圈足為後配。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是故宮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蹟,內容為陸機向朋友問候疾病的書劄。《平復帖》本為清宮舊藏,嘉慶帝將其當作珍玩稀品賞給親王,遂流出內府。民國期間,為恭親王後人珍藏。恭親王後人意欲出賣,幾經轉手落入英國。張伯駒以4萬大洋購入,並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平復堂”。不料日寇大舉侵華,張伯駒攜家人避禍到陝西,隨身將《平復帖》縫入隨身衣被,從而使文物得以保全。彩漆描金樓閣式自開門群仙祝壽禦制鐘為故宮鐘錶的代表作。高185cm,面寬102cm,側寬70cm.此鐘共有7套機械系統,分別控制走時、報時、景箱內的活動裝置等,技術水準相當高。根據記錄,從乾隆八年接旨著手設計到十四年完工,歷時五年多。17世紀前,中國皇宮一直以銅壺滴漏計時。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沈子蕃緙絲《梅鵲圖》軸為故宮織繡的代表作品。圖軸縱104cm,寬36cm.中國古代緙絲被認為是絲織工藝中最為高貴的品種,古人以“一寸緙絲一寸金”言緙絲作品之珍貴。緙絲之高貴,首先因其耗費工時巨大,以萬縷千絲成其工巧,“如婦人一衣,終歲方成”。其次,緙技易學難精,雖摹緙書畫,並非簡單的照葫蘆畫瓢,而需要純熟的工藝技巧和相當的書畫藝術修養,許多緙絲書畫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清康熙,高20.8cm,口徑6.1cm,足徑9.1cm。瓶直口,長頸,垂腹,圈足外撇。足外牆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穿孔,可穿繫繩帶。在容器上系帶是對無梁、無系、無扳手的器物進行提拿的傳統方法,拆卸容易而又非常實用,也可以使器物在擺放位置上固定,不致被損壞。該器通體施紅釉,因釉質在高溫燒造時垂流而使口部顯露出白色胎體,底部紅釉凝聚,釉色濃重。外底施白釉並鐫刻乾隆禦制詩:“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數典宣窯斯最古,誰知皇祜德尤崇。乾隆乙未仲春月禦題。”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對郎窯紅瓷器的喜愛和推崇。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飾一象首,象首間夾飾獸頭,頸、腹、足均飾八條棱脊。獸面紋和夔紋是其主體紋飾,以雷紋作地。口內側鑄銘文。銘文大意:亞族祭祀諸位王后和太子的寶器。尊是盛酒器,流行於商早期至春秋戰國時期。方尊傳世較少。傳世的亞器有50件上下,器型不一,有方簋、方尊、方罍、方爵和兕觥等,再從本器銘文看,能祭祀諸王后和太子的,也不會是一般的部族。此外,早年間蘇埠屯還曾出土過一些“亞器”,也有學者就此推測蘇埠屯是亞族的墓葬區臺北故宮鎮宮之寶(一)西周毛公鼎銘文字數最多散氏盤應為西周晚期出品,它最引人注意的是盤內共三百五十七字的銘文,記載了西周時散國和鄰國解決土地糾紛的協議。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