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水口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云阳县水口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doc

重庆市云阳县水口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交流说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交流总结文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细致交流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自主学习】一、走近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二、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袖手旁观:3、《四书》指:、、、。《五经》指:、、、、。【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讨论辨析】5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探究质疑】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2.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3.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4.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5.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6.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7.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8.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课堂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备注备注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