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间:2014.6.23—6.27地点:山东济南学习内容相关致灾因素探测或防治技术介绍一2)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声响异常的区域致灾因素:(1)地应力突然释放(2)地应力缓慢释放造成煤岩体突然开裂(3)地应力缓慢释放造成煤体裂纹连续扩展(4)瓦斯气体挤压释放(5)地应力由快速前移3)参数测试过程中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钻孔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预测参数等出现异常增大的区域致灾因素:(1)瓦斯压力大(2)吸附瓦斯含量高(3)游离瓦斯含量高(4)地应力大(5)地应力影响煤的透气性系数4)采取措施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夹钻等区域致灾因素:(1)瓦斯压力高(2)工作面前方地应力大(3)工作面前方煤质松软(4)钻机钻杆螺距不合理(5)钻杆之间连接松动(6)钻机推进速度与钻机旋转速度不匹配(7)钻机给水量不足5)煤的力学性质显著变化的区域致灾因素:(1)煤水平构造应力增大(2)煤变质程度增大(3)局部地应力增大(4)煤受到应力的反复作用(5)煤传导应力能力降低6)工作面瓦斯异常区域致灾因素(1)瓦斯(含量、压力、解吸速度)变化(2)地应力变化(3)煤的力学性质变化(4)煤体温度变坏(5)不明原因各致灾因素的探测方法及存在问题探测方法分类:非接触式探测:通过工作面前方安装各种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进行感知各种物理现象,判断工作面前方是否存在异常;优点:工程量小,对工作面施工影响小,实时缺点:准确性低,容易出现误报煤层自燃火灾发火区域隐蔽、影响因素繁多,火源位置较难判定。据统计,煤矿井下最易出现自燃的地点有两类:一是煤层巷道存在局部压力差且达到一定厚度的松散煤体,尤其是巷道的顶煤;二是回采工作面进风段架后采空区遗留的厚度适中的松散煤体。探测方法有:1、根据煤炭自燃反应产物和矿井气候特征的变化,利用人体生理感觉预报自然发火.主要方法有:1)嗅觉;2)视觉;3)感(触)觉。2、除人工直接辨识气味、挂汗、热气和煤温等初略对自燃状态预测外,采用专门的测定分析仪器仪表来判定,掌握煤炭自燃程度。探测方法有:测定CO气体浓度;探测分析煤温;红外探测技术;束管监测;放射性元素等主要技术措施有:1、合理地进行巷道布置:(1)尽量岩巷,有利于均压,(2)区段巷道分采分掘;(3)无煤柱开采技术2、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和先进的回采工艺,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进度。3、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4、坚持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5、合理确定近距离相邻煤层和厚煤层分层同采时两工作面之间的错距,防止上、下之间采空区连通。3、煤矿火灾防治关键技术通风、均压防灭火;灌浆(黄泥、粉煤灰)注惰性气体(N2、CO2)喷阻化剂注凝胶、胶体泥浆注三相与阻化泡沫4、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与灾害防治技术煤层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传统技术途径:局部瓦斯治理技术5、煤矿开采冲击地压灾害异常防治技术坚硬顶板解危(动载荷)强制放顶、走向步距式爆破预裂、水力压裂、注浆加固煤体解危(静载荷)煤层注水、卸压爆破、大直径钻孔卸压、水力割缝底板解危(静载荷)底板卸压爆破、底板钻孔卸压冲击动压下巷道控制(强-弱-强)一级、二级、三级柔性蓄能支护体系6、矿井充水水源探测技术认识和工作建议2、对照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基本定义,应该不难理解,不论是井工煤矿,还是露天煤矿,因赋存条件或历史开采遗留等因素,其井田范围的煤层及其围岩内都隐伏着可能诱发灾害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3、隐伏在煤层及其围岩内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体普查不清,在开采或施工过程中易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致灾因素。(历年事故案例就是佐证,例如:透水事故、冲击地压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断层带导致顶板事故易发、频发)4、生产矿井、新建矿井普查隐蔽致灾因素,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安全建设的重要前提。5、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查是一个技术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也是一个技术难题。二、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不清易导致事故例如:采动离层水瓦斯延期突出、浅埋深冲击地压、近距离煤层群火灾、断层滞后导水等灾害事故。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任务艰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矿井数量大资金投入大普查时间长专业性、技术性强1.建立隐蔽因素普查机制。2.推动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开展地面普查工作。3.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示范工程建设。4.加强技术培训,完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