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公开课教案科学公开课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科学公开课教案1一、目标1、对物体在斜面滚动的现象感兴趣,初步感受物体移动的速度与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关。2、能大胆地运用语言交流、表达,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乐趣。3、养成细致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二、准备1、各种圆柱体积木若干,长方形木板2、毛巾若干三、过程1、导入活动(1)出示圆柱体积木及长方形木板,要求幼儿说出其名称。(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2)告诉幼儿今天小圆柱和长方形要在一起做游戏,小圆柱想请长方形帮忙,让它活动活动,这时长方形有点儿发愁了,不知怎么办才好,小朋友你有办法吗?2、幼儿初次操作3、操作后提问(1)你刚才是用什么办法让小圆柱动起来的?(2)请抬起木板的幼儿来示范。(3)这样把木板抬起来就象滑滑梯。4、把木板抬起来一点,就象小朋友所说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5、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样东西帮忙,把木板抬起来,然后让小圆柱滚起来。6、幼儿再次操作提问:(1)刚才,你是请谁帮忙的,怎样帮忙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把二块木板的一头放得不一样高低,然后让它滚,让幼儿说一说二块木板上的小圆柱哪一块滚得快,哪一块滚得慢?幼儿二人合作再次操作(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注意些什么?(团结、友爱、互相谦让)(2)提问:二个坡上的小圆柱哪个滚得快,哪个滚得慢?得出结论:高坡上滚得快,低坡上滚得慢,一样高的坡上的小圆柱滚得一样快。7、怎样让二个小圆柱在一样高的`山坡上,滚得一个快,一个慢。8、幼儿操作(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2)告诉幼儿一边桌上有毛巾和围巾,假如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去请他们。9、讨论:小圆柱滚下的快慢。10、讨论后:铺上毛巾的滚得慢,木板上的小圆柱滚得快。11、这是为什么?因为木板光滑,所以小圆柱滚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滚得慢。12、:所以汽车要在光滑的马路上开,如果在草地上开会发现什么情况?科学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2、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活动过程: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二、操作实验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科学公开课教案3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单向序数第一至第五,初步建立序数概念。知道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教育幼儿知道喝白开水有益身体健康。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