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规管理的坚持和创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校常规管理的坚持和创新.doc

学校常规管理的坚持和创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校常规管理的坚持和创新南湖中学刘秋良学校常规管理既是一个老命题,又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说它是老命题,是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学校这样的社会组织,就存在常规管理问题;说它是新课题,是因为虽然我们都能认识到常规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其内在的专业特性的认识还很不够,在实践上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小学学校,可以说学生、教师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现结合对学校管理的实践,谈一谈常规管理的坚持与创新。常规管理的价值在于坚持,问题也来自于坚持常校的常规管理,是相对于创新管理而言的一种管理类型和模式。从语义解释的角度看,坚持字的含义为通常、普遍和习惯;“规”字则含有规律、规矩之意。所以,“常规”一词,是指日常、惯常、通常奉行的准则、规则和法则,也可以把常规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在习惯上认同并普遍、经常遵守执行的,或法令条文上规定的政策、制度、规则、程序的总和。基于这样的理解,学校的常规也就是指正常状态下,学校依据教育规律和法规要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是从大量的反复出现的学校日常管理实践中,按其各自内在规律制定出来的,是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那么,学校常规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依据最基本的准则、规则和法则而日常维持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和运作的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常言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作为社会的专门教育机构,它的运转和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常规管理也就包含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学校行政的常规管理、教职工的常规管理、学生的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校园的常规管理、后勤服务的常规管理、财务及资产的常规管理等等。也就是说,学校每天大量反复出现的多方面、多层面的日常事务,都要基于有效的常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常规管理的价值就在于一个坚持字,正是借助日常、经常、平常、惯常的规范管理,确保了学校正常、健康地运行,维持了学校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秩序与形态。因此,常规管理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最基础的管理和最基准的管理。常规管理也就成为衡量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对于任何一所学校而言,如果常规管理跟不上,或者在常规管理中顾此失彼、漏洞百出,不仅学校的正常运行会受到影响,而且其他的创新性管理也无从谈起。现实中许多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就是由于常规管理不完善、不科学所导致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正是因为学校常规管理之坚持,许多时候学校管理中的问题也出在这个坚持字上。由于常规管理的日常、平常、惯常这样的内在特性,学校成员对常规管理因为坚持而变得过于熟悉和习惯,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庄子所言的“鱼不知水”的现象。因为常规之坚持,现实中会出现习以为常、理所应当的流于形式的例行工作;因为常规之坚持,现实中也会出现盲目服从、被动应付甚至机械顺从而不加任何思索的现象;因为常规之坚持,现实中还会出现不问其理,不明其果甚至视而不见、久而不变的问题。在许许多多的坚持态上,学校并不缺乏准则、规则和法则,也不缺乏完备的过程、步骤与方法,只是因为这些对常规之坚持的心态、思维和行为,而使得学校的许多工作偏离其本义,进而在管理上常常出现“错了向、偏了道、走了样”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学校常规管理要时时注意把握“常规”的本质。制度“成册”“上墙”,不代表管理入心《南昌晚报》2013年8月8日有一则报道,合肥市庐阳区法院立案执行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法院判决子女五人要定期履行看望母亲的义务,结果子女虽然同意“回家看看”,却只在门口“看看”,连门都不进。这样“门口探母”式的滑稽,表露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制度如果离开人心,只能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最后化为乌有。同样的道理,学校常规管理虽然具有应然的巨大价值,但如果仅仅沦为外控型的制度形式而脱离管理目标主体的内在需求,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现代组织管理发展的专业标志是制度化。受此影响,学校常规管理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制度思维倾向。学校常规管理的确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去实现,同时,当一种制度被确定而经常执行时,也就成了常规。但是过分地把常规管理等同于制度管理,就会出现问题。在学校常规管理实践中,提倡管理制度化是普遍的做法,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依靠制度实现管理、完善和严格管理制度也被视为常规管理的有效之举。按照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思维,无论什么样的制度,都要印在纸上、讲在嘴上、写在墙上。“制度成册”、“制度上墙”被看成是学校管理制度化的重要体现。但制度又是因何而来?制度如何体现教育的专业特性?制度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看看学校常规管理中的制度,有些制度是因地制宜、依据实际创生建立的,而有些制度却是借鉴、甚至照搬而来的;有些制度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而有些制度却有太多的主观色彩,是拍脑袋、拍胸脯的结果;有些制度是有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的结果,有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