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培训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障碍症状,即有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泛酸、恶心、呕吐等,并可排除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据报道,每年有20%-30%的人群有慢性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症状可严重或持久,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主诉各异,又缺乏肯定的特异病理生理基础,因此,对这一部分病人,曾有许多命名,主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特发性消化不良,原发性消化不良,胀气性消化不良,上腹不适综合征等,目前国际上多采用前三种命名,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尤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饮食予环境因素(二)胃酸(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四)幽门螺杆菌感染但HP慢性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除HP治疗后其消化不良症状并不一定随之消失。最近的一项研究提出,根治幽门螺旋杆菌从长期来说,可能对症状缓解有益,但不能立即生效。儿童中的研究却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P<0.01),经抗HP治疗者消化不良症状可以消失。因此,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五)胃肠运动功能(六)内脏感觉异常(七)心理社会因素(八)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2.吞气症许多病人常下意识地吞入过量的空气,导致腹胀、饱胀和嗳气,这种情况也常继发于应激或焦虑。对于此类病人,治疗中进行适当的行为调适往往非常有效。二、临床表现及分型1989年,美国芝加哥FD专题会议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成5个亚型:反流样消化不良、运动障碍样消化不良、溃疡样消化不良、吞气症及特发性消化不良。但后面二型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学者提出分成3型(即前三型)。后来有采用的是4型分类:(1)运动障碍样型;(2)反流样型;(3)溃疡样型;(4)非特异性型。(一)运动障碍样型(二)反流样消化不良(三)溃疡样消化不良(四)非特异性型三、诊断及鉴别诊断(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II诊断标准(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III诊断标准3.上腹痛综合征诊断标准病程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诊断标准且需同时具备有下列所有条件:(1)每周至少1次中度上腹痛或灼烧感;(2)疼痛间歇发作;(3)不向胸部或其他部位放射;(4)排气排便后不能缓解;(5)不符合胆囊及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标准。患者可同时具有:疼痛为灼烧样,但不适胸骨后;疼痛可在餐后诱发或减轻,但空腹时亦可发生;可同时具有PDS症状。(四)鉴别诊断四、预防五、治疗1.抗酸剂和抑酸剂(2)抑酸剂:抑酸剂主要指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报道很多,药物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显著优于安慰剂。主要有西咪替丁(20-30mg/(kg.d),分2次po),雷尼替丁(5-7mg/(kg.d),分2次po),法莫替丁(0.6-1.0mg/(kg.d),分2次po)等。2.促动力药物(3)西沙必利:通过促进胃肠道肌层神经丛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推进性活动。对胃的作用主要有:增加胃窦收缩,改善胃窦-十二指肠协调运动。降低幽门时相性收缩频率,使胃电活动趋于正常,从而加强胃排空。儿童剂量每次0.2mg/kg,3-4次/日,餐前15-30分钟服用。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且不良反应少,故应用日渐广泛。3.胃黏膜保护剂4.5-HT35.抗焦虑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