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08年生物教研会中学生物学探究性科技论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莞市2008年生物教研会中学生物学探究性科技论文.doc

东莞市2008年生物教研会中学生物学探究性科技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莞市2008年生物教研会中学生物学探究性科技论文编号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的影响138班曹子健东华初级中学指导教师巫新强联系电话:13412365002“未雨绸缪”方能“马到成功”------关于应对恶劣天气的影响的调查报告2008年2月开始,全国各地因突如其来的暴雪而封闭的火车、汽车站提前投入了使用,迎来了“春运”返程的高潮。雪灾还在继续,但是在许多车站,仍有数以万计的回乡旅客。从1月伊始,气温骤降,全国各省市多年不遇的暴雪时刻威胁着旅客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湖北郴州的10天“断电”事件让许多非烧煤的火车停滞不前;广州火车站因外省市持续不断的大雪积压而不得不“三天零发”,如许多火车晚点80多个小时,导致80万多人滞留车站......鉴于当下情况,笔者于2008年2月12至13日,在由上海市至广州市的K47次火车上的硬座、软座、硬卧、软卧车厢里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有七节车厢127名旅客受访。而这次抽样问卷调查却着实反映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政府在天气预报宣传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没有真正利用好现代卫星预测天气的技术,从而出现旅客不知出行天气的盲流潮,导致此次“春运”中的灾难。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亡羊补牢的救灾措施,较大程度地减少了损失,但教训还是非常深刻,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1.受灾城市居民更关心天气预报路线上海至广州嘉兴至郴州南通、苏州至广州、株洲金华、嘉兴至广州、株洲共有人数113人6人5人3人了解天气情况的人数94人6人0人0人了解人数所占的百分比83.2%100%0%0%调查显示,由上海至广州的硬卧乘客113人中,了解上海以及广州两站天气情况的人数约占83.2%。另外由嘉兴至郴州的6名旅客中,了解两站天气的人数占100%。而由南通、苏州、金华、嘉兴至广州、株州的8名乘客中,不了解其出发站和终点站天气情况的人数达100%。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湖南郴州是受灾极为严重的城市,所以到郴州的乘客普遍关注其天气情况。而上海与广州也都受到暴雪天气较大的影响,所以乘客们会有意识地查看天气预报。雪灾并未大幅影响到居民的江苏南通、苏州以及浙江金华、嘉兴的乘客,则对出发站和广州的天气一无所知。2.乘客普遍不了解列车沿途各站点天气情况路线上海至广州嘉兴至郴州南通、苏州至广州、株洲金华、嘉兴至广州、株洲共有人数113人6人5人3人了解天气情况的人数25人5人0人0人了解人数所占的百分比23.0%83.3%0%0%调查显示,由上海至广州的113旅客中,约23.0%的乘客了解沿途15个城市的天气,约77.0%的乘客表示“一点也不了解”。由嘉兴至郴州的6人中,了解沿途天气的约占83.3%。其余从南通、嘉兴、金华、苏州至广州、株州的8人中,没有一人了解沿途的天气情况。127名受访旅客里共31人了解列车沿途城市的天气情况,所占的百分比为24.4%,其余96名乘客均不清楚沿途的天气情况,所占的百分比高达75.6%。由以上数据得出:除了前往受灾严重的地区者外,几乎没有乘客愿意查看沿途城市的天气情况。所有受访者几乎全部在出行之前都了解了出发站与终点站的天气情况,但是真正做到透彻了解沿途十多站的天气的乘客只占127人中的24.4%。正因为人们对了解沿途城市天气的不重视,才发生了这次“春运”时的一系列滞留事件。3.电视和网络天气预报最受欢迎途径选择人次听他人或亲朋好友说14报纸33广播21网络69收音机9电视96手机短信(其它途径)73.1在“从何种途径获得天气讯息”问题里,每名乘客可以有多个选择。其中,选“听他人或亲朋好友说”一栏的共14人次;选择“报纸”的共33人;选择“广播”的共21人;选“网络”一栏的共69人;选“收音机”的仅9人;最受欢迎的仍然是电视,共96人选择了此栏。另还有7人填写了“其他途径”:手机短信。3.2选择“收音机”、“广播”者大多是去广州打工的农民工,一年才回一次家。而他们中大多数都遭到了之前回老家时暴雪的阻碍,所以都非常关注出发站和终点站以及沿途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选择“网络”者则大都为青少年。选“电视”者则几乎不分年龄及文化层次。而电视上的天气预报除了中央台外,一般电视台只能提供本地范围的天气情况,不够全面和细致。4.关于出行的思考和建议在调查结束后,笔者感触颇多。了解天气预报看起来是一件小小的事,却可能成为一个大问题。假如万千滞留旅客人人都注意查看行程中的详细天气情况,提早回家,或留在外地过年,提前作出科学的选择,正确利用天气预报的资源,那么类似今年的这场灾难导致巨大的返乡流受阻的社会应急事件会不会避免呢?一切是否会有很大改观呢?4.1各城市政府应开办专门天气网站,提供至少全省境内的各城市的天气预报。还可提供站内搜索引擎,供旅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