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法理学》教学大纲祁建平导论法学与法理学一、法学简说(一)法学词源(二)法学的研究对象(三)法学的层次:知识、智慧、精神。二、法理学简说(一)法理学的概念和范围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二)法理学与法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关系第一章法学历史第一节中国法学的历史一、先秦诸子的法哲学思想(一)先秦法哲学思想的主题(二)儒家的礼制秩序观(三)墨家“尚同”的秩序观(四)道家的“法自然”论(五)法家的“刑赏二柄”说二、儒家化的古代律学研究对象是“律”;滥觞(lànshāng)于秦,发展于两汉,昌盛于魏晋,颠峰于唐宋,衰微于明清。三、走向“现代”的中国法学(一)中西交接而开新传统19世纪中叶伊始,西学东渐。(二)近代中国的权利话语“权利”一词源于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主译的《万国公法》。(三)改旧律而创新法(四)“法制”-“法治”的新时期法学第二节西方法学的历史一、古希腊的正义和法治观念(一)古希腊哲人的思想道路(二)古希腊的正义理论(三)古希腊的法治观念二、罗马法学(一)罗马法学的历史地位(二)罗马法学的历史进程罗马法学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期(527—565),编《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篡》、《法学阶梯》,后人编《查士丁尼新律》,统称“国法大全”,是古代西方最庞大的一部法典,也是罗马法学的集结和精华荟萃。三、欧洲中世纪法学(一)中世纪法学的历史意义注释法学:标志着世俗法学的新生基督教义:上帝面前人一律平等思想是后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渊源。教权、王权两权分立的观念影响了后世权力分立学说的产生。(二)注释法学注释法学包括:注释法学派和注解法学派(或评论法学派)。(三)教会法学(四)经院哲学家的法律观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对后世影响相当大。四、西方近代法学的开新(一)古典自然法学派17、18世纪是古典自然法学占主导地位;主题是自然权利说与社会契约论。(二)哲理法学派哲理法学亦称法的形而上学,其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三)历史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反对假设和推理的方法,使用历史比较的方法,代表人物是胡果和萨维尼。(四)功利主义法学(五)分析实证法学五、西方现代法学的多元格局(一)自然法学的复兴(二)新分析法学(三)社会学法学(四)经济分析法学(五)批判法学第二章法学性质第一节法学基本属性法学的基本属性有:科学性、人文性、意识形态性、实用性和理论性。第二节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一、法学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指导法学研究,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2.法学的科学成果是哲学的材料来源之一。二、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研究内容存在交叉重叠关系。2.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3.发展进程具有互动关系。三、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1.法学研究领域向自然科学领域延展。2.自然科学方法向法学研究渗透。第三章法学功能第一节法学功能的概念与分类一、法学功能的概念法学功能,不是“法学面向法律”的功能,而是“法学面向人类社会”的功能,即法学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功能。二、法学的三种功能与三种形态(一)法学的三种功能1.初级:理解秩序,寻找规则。2.高级:编织意义,促进共识。3.终极:批判现实,树立正义。(二)法学的三种形态1.理解秩序,寻找规则,对应的法学形态是社会学法学。2.编织意义,促进共识,对应的法学形态是解释学法学。3.批判现实,树立正义,对应的法学形态则为诸价值论法学。第二节法学的初级功能一、西方法学寻找规则的历程1.古罗马早期,法律与宗教构成了调整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规则。2.5-11世纪,宗教教义构成了社会秩序背后的主要规则。3.近代以后,各国法学承担了为本土的社会秩序寻找规则的功能。二、中国法学寻找规则的历程1.孔子“仁”、“礼”,旨在寻找重构秩序的规则。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决狱”,旨在把既存的“礼”或“义”提升为正式规则。3.清末修律,颁布了众多宪法和法律,但没有反映出中国社会生活的固有秩序。4.改革开放以后,正式规则要尊重社会生活,回应社会秩序。第三节法学的高级功能一、寻求意义与促进共识构建意义之网,达成社会共识。二、西方法学如何促进人类共识1.西方法学产出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是柏拉图的正义观。2.古罗马万民法取代了市民法;中世纪阿奎那阐述神学世界观,分别标志着一个新意义的诞生。3.近代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等同样生产全新的意义世界。三、中国法学如何促进人类共识1.依照传统,三纲五常是天之经、地之义。2.19世纪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