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三年规划定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验小学三年规划定稿.doc

实验小学三年规划定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奏响和谐主旋律谱写实小新篇章胶州市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1.9-2014.7)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为统领。基于学校自身的基础,秉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充实学校的教育内涵。为实现全校师生美好的发展愿景,形成统一的目标和合力,着力打造“和谐教育”品牌,实现争创“齐鲁名校”的发展总目标,学校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胶州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49年5月,1982年定名为胶州市实验小学,是胶州市教体局直属学校,是胶州市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验基地。学校占地21888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目前学校规模较大,现有46个教学班,3138名学生,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教师147人,平均年龄35岁;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1人;大本学历116人,大专学历16人。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青岛市优秀教师8人,青岛市特级教师1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1人,青岛市教学能手12人,胶州名师2人,胶州市首席教师8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近几年,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引领下,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胶州市有着良好的社会美誉度,是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胶州名校。获得的荣誉有:全国红旗大队、全国红十字先进集体、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平安和谐校园……二、发展的背景分析办学优势:1.领导班子高效务实,团结协作,班子成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坚持民主集中,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能够充分发挥各处室的管理功能和协调作用。2.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些文化积极引领全体师生奋发向上。3.拥有热爱学校、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专业化教师队伍。迅速成长的青年教师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人力基础。4.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拥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社会形象很好,赢得诸多的有效社会资源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5.学校目前是胶州最大规模的小学,在人力资源、经费保障、协调发展、社会影响等方面拥有规模效益。6.经过第一轮三年规划的自主发展,学校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基础较好,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形象实现自我超越。存在问题1.近几年来,随着胶州市的新城区建设和城市重心东移,学生生源发生急剧变化,在“择校热”大环境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比例已超27%,造成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习惯培养和家庭教育缺失,制约了学校的质量提升。班额过大,影响了教育策略的有效实施。2.因体制和政策的原因,造成了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工作推进的重心方面存在思想偏差。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3.师资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每年教师队伍的调整造成现有个别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敬业精神没有充分彰显,教师对新课堂和新课程把握能力不足。4.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人均占地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不足。目前的装备水平与当前的现代化教育需求有明显的差距,对于实施精品教育、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装备、专用教室,人均校舍面积不足等方面。5.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在本地区虽然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面对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兄弟学校的竞争,学校迫切需要超前规划,追求内涵发展,实现自我超越。6.青岛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数量较少,对于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没有彰显,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动力不足,学术研究的功利化思想较重。7.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尚待深入。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总目标:争创“齐鲁名校”实现省内五个一流: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装备,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校园环境。愿景:师生和谐成长的精神家园为每位师生的发展提供最佳服务,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享受美好童年;让教师追求卓越,在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价值,让校园成为文化传承的乐土,师生和谐成长的摇篮。四、具体目标和相应措施(一)学生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首先树立身心健康意识,使学生真正做到品行端正,行为规范,基础扎实,能力出众,全面发展,多才多艺,思维活跃,习惯良好,富有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措施:1.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上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抓好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上好体育课,开好田径运动会,做好课间两操,过好体育节,推行《学生健康标准》方案。2.坚持抓好“小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得到训练。3.实施“实验小学习惯培养工程”,对于学校确定的24个好习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