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doc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9-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撰写与印制要求(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05年9月修订)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形式,从我校实际出发,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特制定本要求。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硕士科学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博士科学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四)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课题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学位论文工作可以是总结临床经验,或改进临床技术方法,也可以是临床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独立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既能够全面、真实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相应申请学位水平,又不能抄袭或搬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理论(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的字数大约为(不包括图表):(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5万字;(二)申请博士专业学位,3万字;(三)申请硕士科学学位,2.5~3万字;(四)申请硕士专业学位,至少1万字。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外文摘要除外)。四、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一)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科学学位论文1、封面2、扉页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4、目录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6、前言(引言、序言)7、正文(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8、文献综述9、参考文献10、附录1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12、致谢13、个人简历(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封面2、扉页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4、目录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6、前言(引言、序言)7、正文(病例分析、文献综述)8、参考文献9、附录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11、致谢12、个人简历五、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一)封面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面。封面格式在网上下载,网址:HYPERLINK"http://yjs.ccmu.edu.cn/xw"http://yjs.ccmu.edu.cn/xw/xwsqzy.asp。内容及要求同扉页。(二)扉页采用统一格式(同封面,用普通A4纸打印)。内容及要求如下:1、题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内容,简练扼要、准确明了、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相一致,置于中文题目之下。2、作者姓名:若属于研究生,则写“研究生:×××”,若属于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则写“申请人:×××”。3、指导教师:一律以研究生院备案的导师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4、学科(专业):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查询网址HYPERLINK"http://yjs.cpums.edu.cn/xw/xw"http://yjs.ccmu.edu.cn/xw/xwsqzy.asp。5、学院名称:应署法定名称。导师单位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者均应按照单位规范名称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学院”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师单位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耳鼻咽喉研究所、北京眼科研究所、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者,可同时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及导师所在单位的法定名称。其中导师单位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应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导师单位在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应署名“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导师单位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者可同时署名“首都医科大学”(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其余研究所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