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若X射线的波动性和粒子性3.晶体粉末法(单波长的射线)4.(1)X射线的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有效方法-晶体衍射图就可以确定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1915年布拉格父子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奖粒子性-康普顿效应(1927诺贝尔奖)理论解释二、X射线的产生机制X射线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波长连续变化的连续谱,它的最小波长只与外加电压有关;另一部分是具有分立波长的线状谱,波长取决于靶材料,称为标识谱、特征谱。(二)、X射线的标识谱3.莫塞莱定律及原子序数的测定三、X射线的吸收§8.5康普顿效应实验及结果:图1康普顿散射与角度的关系图2康普顿散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理论解释λc称为电子的康普顿波长,具有长度的量纲几点说明:3.实验表明,随Z增加,波长改变的谱线强度逐渐减弱,而波长不变的谱线强度逐渐增强,这是由于Z大,电子数目多,但真正能看成自由电子的只是最外层几个,占电子总数的比例减少了,而光子同结合牢固的电子碰撞,就如同质量较大的原子碰撞,即便波长改变也是很小,不能观察.所以波长改变的部分随Z增大而增强,而与少数几个自由电子碰撞,由于相对数目较少,故波长不变的部分随Z增加而减弱.这也就是前面讲的相干散射.4.实验结果中,波长改变的有一较宽的强度分布,这是由于电子不是静止的.6.康普顿效应与基本常量思考题例题:由康普顿公式求散射光子的能量和反冲电子的最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