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NUMPAGES4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四川自贡地区34中学校数学学科学员姓名罗伟课程名称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授课者陈强评课地点34中小会议室评课时间2013年12月3日评课人王瑾煜、王庆涛、李英、曾俊松、罗伟、黄翠静授课过程摘要一.知识回顾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个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2、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理由:如图,已知AB=DC,AC=DB,那么∠A=∠D.说明理由.∵AB=DC()AC=DB()BC=CB()∴△ABC≌△DCB()∴∠A=∠D二、合作学习:探究1: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及一个角,画一个三角形,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答:1边.角.边;2边.边.角。探究2:做一做1、按要求画出三角形,并与同伴交流。已知:∠A=600、AB=4cm、AC=3cm剪下来,与同伴进行比较,它们能否互相重合?小结:方法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探究3:1.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A´C´=AC,∠A´=∠A(即使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三、尝试应用例题讲解:例1、如图,AB=DC,∠ABC=∠DCB,求证:△ABC≌△DCB.例2、如图,有一池塘,要测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例3、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说明∠A=∠C的理由。探究4、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四、课后小结:(1)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三角形全等判定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五、作业评课记录教师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且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及合作学习,学生对于新模式兴趣较高,积极参与,从个人角度来说感觉是成功的一节课总体评价优点:普通话标准,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展现了合作学习缺点:对于合作学习中学生纪律还需要提高建议:可以老师间多交流,在国培平台上借鉴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听课反思及困惑我在想如果我来上的话是否更好呢?恐怕不一定,合作学习我们这才刚开始开展,还需要大家多交流。感觉老师们应该都准备的很好,知识经验等肯定没问题,学生也感觉新颖,课堂活跃,但有些学生借此机会来讲话等做课堂无关的事。并且这样学习很耽搁时间,基本上准备的任务完不成。教学评价标准项目等级ABCD教学目标A内容安排A课堂组织B教学过程A教学手段B学生活动A师生互动A教学效果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