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 说课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空气的力量 说课稿.doc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空气的‘力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本节内容来说明。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材分析《空气的力量》一课,既是对以往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压强知识的深化和提高。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三部分:1.大气压强的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3.大气压强的应用。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尽管大气压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学生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3.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次课确立如下教学目标:=1\*GB2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GB3②了解大气压的估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2\*GB2⑵过程与方法目标=1\*GB3①观察与实践,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GB3②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3\*GB3③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3\*GB2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GB3②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4.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1\*GB3①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2\*GB3②大气压强的估测和测定本次课的教学难点是:=1\*GB3①用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GB3②学生自主动手探究估测大气压如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予以阐述。第二部分【教法及学法】本次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第三部分【教学器材】本节课要用到的教学器材如照片所示,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尽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第四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入课题在本节课开始,教师拿出一个饮料瓶并设置问题:“老师这里有个饮料瓶,你能想出几种办法让它变扁呢?利用你手边的饮料瓶试一试。”学生通过实践想到的办法可能有“捏扁、吸扁”,紧接着教师继续设问:“用手将饮料瓶捏扁,是因为手对饮料瓶有力的作用,那么用嘴吸饮料瓶时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扁了呢?”通过引导分析学生较易答出:“瓶外空气”。然后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猜想:既然液体有压强,那么与液体同样具有流动性,受到重力的气体是否也有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并板书标题“空气的‘力量’”。开篇通过简便易行的小实验,直接切入主题,简洁、明了,而且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随手可得,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2.分组探究,讨论交流,体验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先进行“覆杯实验”的演示,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要求学生尽可能设计多种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物体或老师提供的器材可以进行“吸盘挂重物”“两吸盘吸在一起拉不开”“堵口的注射器拉不开”“笔帽吸嘴唇”等实践活动,边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边引导学生进行解释,以加强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1、“自动上升的小试管”(在较大的试管中灌满水,将较小的试管插入大试管一定深度,倒置,水流出,小试管在大试管中自动上升“)2、“饮料真的是吸上来的吗”(让两个学生分别吸两瓶装满饮料的饮料瓶,一个密闭,一个敞口,密闭的吸不上,敞口的轻松吸上,进行对比).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此达到对第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3.历史故事开篇,自主探究估测大气压和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教师邀请两个“大力士”同学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大气压的威力。接着结合课件中的动画给学生讲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史中的盛事。紧接着提出问题: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然后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学生较容易想到通过测压力和受力面积来计算出大气压的值。在探究活动中。实验时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让学生了解到:注射器中的空气往往难以充分排尽,活塞又受到摩擦力,这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教师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从前面所做的“覆杯实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