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血飞溅,寒光闪烁。无绪的冤魂飘在寒风刺骨的长江边,钟山下,满怀悲愤却无能为力,只有揪心地聆听杀戮的惨叫,想离开,却不能,无奈的折磨,痛心的煎熬……1937年12月13日……我们聆听着沉重,刻录着沉重。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虽已过去67年,但是30多万死难者的亡魂却并未安息!为什么?铁的事实被肇事国肆意纂改、歪曲!猖狂的日本右翼势力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德国总理下跪谢罪篡改教科书篡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CECT手机事件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后,我们给予了太多的宽容,这不仅没有让日本人感到反醒和愧疚,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从修改教科书到修宪,从向海外派兵到叫嚣制造核武器,这实质上是向被侵略过的亚州国家和人民“精神动武”。如果日本右翼不灭,对于亚州国家来说诚如“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再宽容也要守住不能放弃的底线,况且我们面对的不是为侵略行为忏悔而是贼心不死的觊觎者,日本政论家本泽二郎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对日本的无原则让步,只会使中国人意志衰退,使日本人更加堕落。”一个日本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掷地有声,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近些年来国内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血腥史实渐渐淡忘了,到了麻木与“助纣”的地步。不听不看让悲剧不再重现本报南京专讯12月13日,是南京人民祭奠30万亡灵的日子。凄厉的警报声划破宁静长空。“便做长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撞响6.6吨重的和平大钟,牢记66年前的耻辱,寄托全中国人民的哀思12月13日是南京人、全国人,乃至全人类的痛.上午10时整,随着警报声在凄厉的南京的上空响彻一片时67年前的那场沾满南京30万同胞鲜血的日本军旗,再次将南京人刺痛。然而就在昨天警报声尚未消失时,记者忽然接到一个更令人伤痛的消息:位于南京市河西区的金百盛百货批发市场内,竟有人在公开兜售日本军旗昨天上午11时许,记者在金百盛百货批发市场一楼大厅看到,一面绣有红色太阳图案,且向四周折射出红色光条的日本军旗一下子刺痛了记者的双目。当记者询问是否听到警报声时,一位小姐竟冲着记者说:“什么警报不警报的,现在的时间赚钱都忙不过来了。”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刚过,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马上就要到来,这个时候,在湖南省展览馆举行的一个专场招聘会上,日本侵略者曾经用过的带有耻辱色彩的“良民证”这一称呼,竟出现在招聘会场,并成为某公司录用员工的必须证件之一。一个令人痛心的帖子祈祷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本是大中国的3倍。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接近1080美元;日本是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仅以人均GDP作为收入计,中国只相当于日本1966年的水平。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的2.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相当(唐淳风,2001)。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消费支出只够吃喝的中国人往往在感觉中自己很富,并且经常会表现得大手大脚(如有人主张大.大办奥运会),而生活水平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的日本人却经常在国际上哭穷,并且处处厉行节约,常常“小气”得惊人!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日本的企业亦以讲究信用、产品质量精良着称于世;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李大钊同志曾经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着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