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docx
上传人:增梅****主啊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1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蝌蚪演变青蛙过程。2认识青蛙的形态。3要保护青蛙。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难点:让幼儿能用恰当的语言讲述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活动准备小蝌蚪几只,纸青蛙一只。活动过程师:律动《小青蛙》小呀小蝌蚪,黑呀黑溜溜,来来去去水呀水里游,快长大,快快长大变成可爱的小青蛙,小呀小青蛙,叫呀叫呱呱。提问:小朋友们思考小蝌蚪快快长大会变成什么?幼儿:变青蛙,不知道师:嗯,小蝌蚪会变成青蛙,是不是很神奇呢?老师告诉你们小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现在老师给你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中,你们听懂了什么?幼儿:思考中…小蝌蚪错把水里的其它的小鱼乌龟当成了妈妈。师:对,最后青蛙妈妈是在荷叶上等待小蝌蚪,小蝌蚪没有腿怎么能和青蛙相认呢。老师告诉你们生物是很神奇的,小蝌蚪慢慢长大就会变成小青蛙。师:手拿纸青蛙,大家看青蛙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绿绿的虫子,眼睛大大的。师:对它的皮肤是绿色的,肚皮是白色的,四条腿,嘴巴宽宽的眼睛大大的。我说的对不对啊。幼儿:对,老师:在生活中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农民伯伯吃害虫,可人类还要杀害青蛙,做为大班的孩子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和它的孩子小蝌蚪,好不好?幼儿:好、师:在《小青蛙》儿歌中结束课程。活动总结在“认识青蛙”这结课中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去生物馆亲身体验青蛙的习性。幼儿园大班教案《青蛙》2活动设计背景: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还是个混合班,但还是对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认知,特别是在模仿青蛙声音的时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数学这一领域,却是个很大的弱点。因此,为了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实物结合数学知识一起学习,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活动目标:1、学习6以内的加法。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声音给表现出来。3、学习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6以内的加法2、学习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活动准备:1、录音磁带《青蛙笑》,幼儿用书《美好的乡村》2、教师自制大图(池塘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3、折纸青蛙6个(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妈妈)活动过程:一、说一说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朋友是谁呀?生:青蛙师:对了,是青蛙,那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谁可以模仿一下青蛙的叫声?生:青蛙是害虫,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还有在稻田里。它的声音是呱呱呱。师:小朋友们真棒,把青蛙的声音模仿的真像,老师现在带着大家一起去池塘边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谁的眼睛最仔细观察了。二、看看说说1、教师出示大图,通过摆放青蛙表现出一个算式情境。先将这个情镜描述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个数。如:五只青蛙在荷叶上,“扑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叶,现在有几只在荷叶上?为5+1=62、教师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幼儿根据教师摆放的情境进行口算。3、请个别幼儿尝试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并请其他同学来进行口算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青蛙有多少》的练习,并进一步学习6以内的加法练习三、学唱歌曲《青蛙笑》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青蛙笑》,一边欣赏2、学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顿音和停顿的地方(要求唱出欢快、诙谐的感觉)3、教师和幼儿进行情境式的表演(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4、结束课堂教学反思:在教学《青蛙》这一活动时,先引导幼儿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了解青蛙的生活常态和模仿青蛙的声音,让幼儿学会青蛙的基本知识,并在模仿中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一个基础,通过看大图,贴一贴,创设情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并学会描述这个情景,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会,经过几次的练习和幼儿自己在大图上摆放和编题,带动了很多幼儿也学会编题和列示,特别是在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除了几个年龄相差太大的跟不上,基本上都完成的比较好,根据课堂反馈信息来看,幼儿知识掌握的都比较好,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引导幼儿多运用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幼儿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将生活实际加进去,合理地运用动手、动口、动脑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