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docx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摘要]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语文教案篇一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23课《看月食》,重点描述了月全食的全过程。教学中我们发现,不使用直观教具难以讲清课文涉及的月全食知识,也无法让学生建立月食中月亮各种形态变化的概念及规律。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月全食简易演示装置》,供老师们上课时(也可将格规格缩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成学具,供讲课时使用)。(一)材料:54×27(cm)厚纸板一块,90×12(cm)透明胶片两条,订书针两枚,4.5cm半径透明胶片(涂成暗红色)剪成的圆一个。(二)制作:在厚纸板上中心处画圆(半径12cm,用墨汁涂成黑色,代表地影),在圆的两边及厚纸板两侧中部开口(宽度12cm),将二条透明胶片用钉书机把左端订在一起,上面的一条于中心右侧用红油墨笔画圆(半径4.5cm)代表月球,下面一条同位置处贴上剪出的圆(暗红色,代表全食后的月亮,因月球此时还能反射一部分经地球大气散射到月球的光而致)。(三)组装:将透明胶片上条穿入厚纸板两侧的切口,下条穿入地影两侧的切口。将胶片推至右侧,使下条胶片上的暗红色圆藏到厚纸板之下,而上面只能看到地影左侧用红油墨笔画成的月亮。注意:上下二条透明胶片均需覆盖在地影上方。(四)使用:用左手捏住透明胶片左端订书针之间,慢慢向左抽动,使上下二条透明胶片上的圆同时掠过地影,即可演示出月全食的全过程。使用时可结合讲解课文边抽动边让学生看上条胶片上月亮的形态变化:像大白玉盘(月食前)———像被咬去一块似的———像小船———像镰刀———像眉毛———像细钩———像一面锣(全食时)———像弯弯的细钩———像眉毛———像镰刀———像小船———像大玉盘(复圆后)。演示完后,还可让学生看课本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月亮是全食前的月亮还是生光后的月亮?注意:在地面上看月亮,规定方向为“左东右西”。向左抽动让月亮经过地影是由于月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的。不难理解,月食时总是东缘先食(左侧边缘),东缘先生光。本教具具有科学性(可正确演示月全食过程、原理和形态、月色等)、实用性(可做教具,又可缩小做成学具,还可作为玩具、艺术品收藏)、廉价性(所用各种材料均可找到替代品)、简便性(制做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弥补了立体教具(如三球仪等)的许多缺陷,值得在小学教学中推广。小学语文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感受老教授美好的心灵。3、认识适时的鼓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背影》到《甜甜的泥土》,在作者淡淡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真情,其实,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也有令人动情的温情的故事上演。今天,我们来学习落雪的《惟一的听众》,感受字里行间所表现的人情美。板书:惟一的听众落雪通过这篇美文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三个目标:1、体会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感受老教授美好的心灵。3、认识适时的鼓励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出示投影,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存在问题:由于备课的时间较为仓促,在定位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时,确定“人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为知识目标,但在对教材的把握中,经过评课,意识到若改为“人物的侧面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或许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二、讲述。希望通过45分钟的学习,同学们能有所收获。首先,请同学自由读课文,划出你不理解的字词和同学交流,并说一说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1、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语句和同学交流。2、说一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出示投影,指一名学生读题)(1)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生交流。(3)学生讲述故事。(1名学生复述)存在问题: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交流,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或教者的点拔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提出的问题仅仅只有一个,即“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这种力量是指什么?学生答:指我的一种自信。其实,有很多句子值得去理解,但或许是时间或点拔的方式,学生对此有点迷惑。在交流故事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讲述时,显得有点冗长,教者点评后,若能及时挑一名学生再次复述,便能将学生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达到在简洁有力的故事内容的概括中明白文意。三、发现。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请问“惟一的听众”中的“惟一”是何意,听众又是谁?(学生作答:“惟一”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听众是指老妇人。)板书:老妇人刻画人物形象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在这篇文章里,着力刻画的是老妇人这个形象,在刻画人物时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还有……(学生回答,有细节、动作、神态、心理、细节,外貌、肖像等描写方法。)说得不错,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一点友情提示。刻画人物形象通常会抓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外貌等描写。有时也采用正面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