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雾凇》教学设计大同区八井子中心学校庆阳山小学:教材简析:《雾凇》是苏教版HYPERLINK"http://cpro.baidu.com/cpro/ui/uijs.php?rs=1&u=http%3A%2F%2Fwww%2Efrjy%2Ecn%2Fyuwen%2Fsujiaoban%2Fsishang%2F2012%2D10%2D26%2F74162%2Ehtml&p=baidu&c=news&n=10&t=tpclicked3_hc&q=73079015_cpr&k=%D3%EF%CE%C4&k0=%CE%ED%DA%A1&kdi0=1&k1=%BD%CC%D1%A7%C9%E8%BC%C6&kdi1=8&k2=%D3%EF%CE%C4&kdi2=1&k3=%BD%CC%D1%A7&kdi3=1&k4=%B1%F9%D1%A9%BD%DA&kdi4=8&sid=2d84871a77f11913&ch=0&tu=u1682154&jk=5249f278f1e304b2&cf=29&fv=13&stid=9&urlid=0&luki=3&seller_id=1&di=8"\t"_blank"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重点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形成过程,突出了雾凇的千姿百态,洁白晶莹的奇特瑰丽,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课文首尾呼应,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确定本文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时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重在引导学生欣赏雾凇之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教学重、难点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观。教具准备:九九歌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复习《九九歌》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⑵指名背诵。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2、揭示课题。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②指导学生观看图片,初步感知雾凇景观。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二、初读课文。1、范读讨论。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⑵读后指名回答。2、自读课文。⑴出示自读要求: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⑶检查自读情况。①出示词语,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整体回顾: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的精妙。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雾凇形成的过程。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导语: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奇特的比喻来展现大雪纷飞挂满枝头的景象。那么在《雾凇》一课中,作者引用这句诗又像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壮美的图画呢?让我们共同走进23课《雾凇》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二、欣赏美、感受特点师配乐读1、3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欣赏图片师: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笔下又展现了雾凇的那种美呢?让我们端起课本大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一、三自然段思考:A、我认为“----”词好,他写出了雾凇“----”特点。B、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我还能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过渡语: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大自然这位魔术师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三、小组研读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你能读懂什么?2、小组交流解决你自己没有读懂的问题。3、全班汇报过渡语:大自然用他那神奇的魔棒为我们创造了一幅神奇、美丽的图画,再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图片师: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有的像,,,,,,四、发现美(写作)过渡语:作者笔下的吉林雾凇美不胜收。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来发现生活中的美景,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