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文本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朐、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人。潍坊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和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1995年省政府以鲁政字[1995]119号文批复实施的。实施以来,在调控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但是由于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较长,城市区划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测,现行规划已明显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全面开始修编,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与之协调和衔接。为此,潍坊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的要求,根据山东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重新修编潍坊市总体规划。获得建设部批准后(建设部建规函[2005]31号文),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单位组成项目组联合编制新一版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陶松龄领衔主持。规划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行业联动、专家领衔指导、社会公众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进行,旨在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对城市定位做出合理判断,对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机建构,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现代化城市。本次规划自2005年3月初启动,经过市府相关部门参与研究,向市民公示、征询意见,举行专家研讨会、征询专家建议,并先后向市五大班子汇报、省建设厅审查、建设部技术审查。根据历次会议、审查的意见和建议,几经修改,于2006年4月完成规划成果,月22日市人大第14届21次会议审议通过,月18日上报山东67省人民政府,11月17日通过省政府的行政审查。现已经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如无不当,申请转报国务院审批。潍坊市人民政府2006年12月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发布时间:2011-08-10点击数:295第一条为促进潍坊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指导城市资源合理配置、有序开发、科学建设,特编制《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潍坊市城市规划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在潍坊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规划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山东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定》;(5)1995版《潍坊市城市远景规划》;(6)国家及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7)建设部及省建设厅有关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规定和要求;(8)潍坊市城市建设的现状实际情况。第三条规划期限本规划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到2050年前后。第四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第五条规划区范围(1)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行政辖区。(2)滨海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大家洼街办行政辖区。(3)峡山水库及潍河周边控制区:从北港汜村至峡山水库,潍河东堤向东控制至安黄路;峡山水库附堤中心向外控制1000米,向南至高密前辅村行政界。(4)城市供气气源地规划区:濮阳—青岛输气管线、中石油沧—淄输气管线输气干管潍坊行政辖区内两侧各50米以内的地域;朱刘店振兴焦化厂煤气气源基地、港华第一储配站及周围1000米以内的地域。朱刘店至市区输气干管两侧各50米以内的地域。潍坊市城市规划区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第六条城市发展战略接轨战略。潍坊市要充分协调好与半岛城市群核心城市——青岛的关系,主动接受青岛的辐射,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同时,积极配合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开发。极化战略。突出发展城市个性,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强化城市在区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