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煤矿45万吨机械化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第二节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第三节矿井开拓和开采现状第二章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和配套工程第一节推广综合机械化开采可行性第二节综合机械化开采的特点第三节综采相关配套工程第四节留石村煤矿实行综采需注意的问题第三章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及设备选型第一节综采面生产能力第二节综采设备选型第四章综和机械化开采实施步骤第一节综采实施步骤第二节综采设备配备第三节确保综采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五章综采经济分析第一节开采方式经济分析第二节炮采和综采效益比较第三节五年产量及效益比较第四节结论PAGE\*MERGEFORMAT-26-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位置与交通留石村煤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县城关镇留石村。地理座标为:东经10823′50″--10825′08″,纬度3509′20″--3509′55″,至柳林镇车站52km。距西安市167km,距咸阳市145km交通运输条件方便。矿区东西长2km,南北宽1.625km,采矿登记面积3.2530km。二、矿井基本情况留石村煤矿是证照齐全的30万吨生产矿井,矿区长2.9km,宽0.9km,矿区面积:2.6778km2;资源保有储量截止2004年9月为1386万吨,可采储量802万吨,一采区至2013年底消耗量约12万吨;可采煤层3层,编号分别为K1、K2、K3,煤层厚度平均分别为1.7米、2.0米、2.1米,煤层层间距平均分别为4.2米和2.1米,煤层倾角平均20°;煤质化学成份为中低灰、中高硫、高热值,煤种为无烟煤三号;地质构造复杂类型属中等;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瓦斯条件在+1816水平以上三层可采煤层经鉴定为无突出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二采区为下山布置;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第二节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一、地质构造##县留石村煤矿处于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内陆坳陷盆地南缘的坳陷带内。其北与陕北斜坡相邻,其南跨过东西向太峪背斜与渭北隆褶带相望。据井下揭露和钻孔资料,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地层由老到新为:下侏罗统富县组(J1f)(仅钻孔见及)、中侏罗统延安组(J2y)、中侏罗统直罗组(J2z)、下白垩统宜君组(K1y)、下白垩统洛河组(K1l)、第三系(N)和第四系(Q)。该矿山构造较简单,总体为一轴向南西-北东、且向北东倾伏、17,南东翼倾角缓,仅2-5。矿山内轴长1km。矿山内少断层,无岩浆活动。煤层留石村煤矿属河-沼型沉积。可采煤层只一层,编号为4-2,煤层厚度为为0.8-4.41m,平均2.95m。夹矸1-4层,一般3-4层,夹矸厚度0.03-0.50m。岩性多为粉砂岩或泥岩。煤层走向大体为N50E左右,倾向NW40。煤层浅部倾角缓为1-3,且有起伏,走向具一定变化,深部煤层倾角为12左右或更大些,煤层埋深382-35m,底板标高980-800m。煤质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上部煤质较好,黑色、半亮-半暗型,以镜亮煤为主,暗煤、丝炭和矿物质含量相对较少,沥青光泽,层状构造,参差状断口,含黄铁矿结核及薄膜。留石村煤矿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煤层平均间距(m)煤层结构煤层稳定性顶底板岩性视密度(t/m3)倾角(°)顶板底板Kl1.04—2.311.804.2结构简单,无夹矸稳定粉砂岩、泥岩泥岩、细砂岩1.4319-21K21.06—3.222.00含夹矸0~3稳定泥岩、细砂岩泥岩、铝土质泥岩1.5419-212.1K31.11—4.382.00含夹矸0~3较稳定泥岩、铝土质泥岩铝土质泥岩1.5719-21三、资源可靠性和煤层稳定性留石村煤矿矿界范围内共有6个钻孔控制,分别为ZK1、ZK2、ZK3、ZK4、101、302,在矿界外有2个钻孔102(东南方向,距矿井边界176米)、501(距西边界410米),皆为1974年113地质队施工的勘探钻孔。根据本矿一采区开采情况和钻孔资料分析,资源可靠性强,煤层稳定性较好,其中K1、K2为稳定煤层,K3为较稳定煤层,各煤层对比可靠。四、煤质1、物理性质K1煤层:黑色、沥青一玻璃光泽,碎块状为主,以半亮型煤为主,成分为亮煤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质较硬,具阶梯状断口,含少量黄铁矿结核。平均容重为1.43t/m3。K2煤层:黑色、沥青光泽,碎块及粉粒状,以亮煤为主,夹少量暗条带及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裂隙发育,性脆,下分层夹透镜状丝炭及含黄铁矿结核较多,半亮型。平均容重为1.54t/m3。K3煤层:黑色、沥青光泽,碎块及粉粒状,少量碎块状,以亮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