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6-108页及练习二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分析: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知识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情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情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单的问题。2.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知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统计知识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别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单分析,让学生早些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据出发,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答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教学方法:教法: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实际操作发现法。让学生亲身参与测量体重的活动中,通过小组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添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积极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2、交流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学过程:一、认识简单的复合统计表。(一)创设情境,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和复合统计表的形成过程。1.教师出示场景图:大家看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检查身体量体重)没错,一位医生阿姨正在为小朋友们测量体重呢!根据我们的体重,医生会发现我们健康上存在的问题,对我们的饮食、活动和学习提出建议,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健康地、愉快的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自己刚上学时的体重是多少吗?(教师分别让学生说出自己体重,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收集数据。)师:同学们的体重各不相同,要是一个个记录就太麻烦了?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你能根据这个表格记录一下每个体重区间值的同学人数吗?应该怎样数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对数据进行记录)师:你们的办法非常好,现在我们把表格填一下!(交流统计结果)(学生已经学习过用“正”字对数据进行记录,因此这里可以做适当提醒就可以了。)2.单式统计表不方便观察,引发质疑,认识复式统计表。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入学时我们的体重,那么现在,过了一年了,我们的体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你能继续统计一下吗?(学生思考后,老师引导完成统计)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两年的体重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师:仔细观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体重统计表,现在你能看出同学们体重的变化了吗?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同学们在观察这两张统计表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不方便呢?为了方便比较,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要把一些内容填到一张表格里。你们现在能将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吗?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3.感知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师: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4.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二、练习巩固1.做一做师: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我们学校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这四个活动,你最喜欢哪一个呢?我想知道男生喜欢各个活动的情况和女生喜欢各个活动的情况,可以怎么统计呢?出示以下统计表。让学生分别统计。同桌两人合作,制成复式统计表并分析。师: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