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症患者在团体治疗中之人际互动模式-- 郭建成, 锺明勋, 杜家兴.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忧郁症患者在团体治疗中之人际互动模式-- 郭建成, 锺明勋, 杜家兴.doc

忧郁症患者在团体治疗中之人际互动模式--郭建成,锺明勋,杜家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憂鬱症患者在團體治療中之人際互動模式郭建成,鍾明勳,杜家興,李書棻,吳秀琴,張達人目的:藉由探討憂鬱症患者在團體內的互動模式,了解憂鬱症患者之人際互動模式及內在心理運作。方法:以民國94年7月至11月間,某精神科專科教學醫院門診,參加人際互動團體心理治療之七位憂鬱症患者為對象,其均符合重鬱症之診斷。團體為封閉式,共進行十六次。質性分析團體逐字稿內容。結果:團體之人際互動模式可歸納為七種,其中「人際易受傷而自我保護的蠍子」、「只關心別人的喜鵲」、「活在別人眼光下的小白兔」、「無法拒絕別人的水牛」、「羞於與人競爭的蝴蝶」、「尋求良人依靠的無尾熊」之六種類型,他們共同的特徵為貶損自我、自我消失、你大我小、自我輕視及自卑;他們的自我均變得很小,人我之間的關係很不對等。但「盛氣凌人自我中心的鬥雞」之第七類型,他所展現的行為則是較為相反的模式,他的自我變得過大,過度看重自己的需求,而輕忽別人。結論:以上的七個模式可以再歸納出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輕』,他們不是輕忽自己,就是輕忽別人。導致他們無法以比較符合現實的狀態來看待其與和他人的人際互動,因此造成很多的人際不適應,也逐漸累積人際壓力,終致憂鬱症的發生和復發。關鍵詞:團體心理治療、人際互動、憂鬱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