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数学课堂中尝试进行小组评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职高数学课堂中尝试进行小组评价.doc

在职高数学课堂中尝试进行小组评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职高数学课堂中尝试进行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读后感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周蓉本学期,我有幸细阅了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教授暨博士生导师王斌华老师的著作——《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感悟颇多。该著作是一本专门探讨学生评价、旨在帮助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职教师、即将成为教师者学习和掌握学生评价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和把握学生评价的发展态势、最新理念和实施方法的书籍。说实话,在还没有拜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学生评价的概念和学识很粗浅,甚至从功利性意义上也觉得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涉及这个领域。然而,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不禁讶异自己头脑中的那片空白;深入浅出的阐述,诙谐幽默、铿锵有力的反证实例,也让我渐渐走出这个盲点的误区,更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在实践中由于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且大多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惰性,很多同学不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因此我在想,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小组评价制度,通过结合职高数学实际并贴合学生实际进行小组评价,从而调动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一、课前评价在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初期,经常出现完不成当堂课程内容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养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虽然学生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一再强调“课前预习”,而真正做到在上课之前能把所学内容预习一遍的,只是少数,而学生预习质量的好坏是能否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实践证明,学生预习的充分高效课堂这潭春水就会激起波浪,活而不乱,高效有序:预习的不充分,再高明的老师也不会上好这堂课,气氛沉闷,启而不发,波澜不惊,没有生机。因此,组织学生预习不容忽视,评判一堂课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动。”学生动起来了,思维就动起来了,课堂教学就成功了。要想让学生真正复习、充分预习必须在小组评价中体现出对作业、复习和预习的评价。1作业和导学案检查:这项由各小组学生在上课前全员参与完成,各小组分别收其他组的作业和导学案,并逐人对照结合导学案中学生完成题目情况分A、B、C、D四档评价得分。2复习和预习:上课后老师导入新课之前,随机确定检查分组,检查组组长负责在被检查组里随机抽查两名同学评价对上节课所布置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此处的评价主要是针对上节课必须掌握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检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检查学生是否预习,预习内容和预习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重难点及解决方案。二、课堂评价一句话说得很好:“老师的角色是主持人,学生的角色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角色的主人,要让精彩的展示、激烈的对抗、积极的达标成为我们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就必须重视对课堂学习中展示、对抗、达标三个环节的评价。展示和达标是课堂评价中的重点,对于展示和达标的评价分两种情况:1竞争选题:无论是展示还是达标,竞争选题有利于调动各小组参与的积极性。竞争选题时根据各小组抢答题目时的先后顺序首先给予评价得分,这种选题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各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针对性,老师或者组织小组在黑板上出示展示或达标项目后,由于评价得分和时间顺序有关,各小组都争先恐后,反应积极。2随机分题:通过上课的实践,竞争选题有利于调动各小组参与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一些小组在选择展示内容和达标训练题目时为了取得较高的分数总是挑选较为简单的题目,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在组织课堂展示和达标训练时交叉实施随机分题,有助于学生充分地搞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中让随机分题和竞争选题有机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各小组参与的积极性,又避免了有的小组为了得到评价的高分而预习时带有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选题只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就预示着一堂好课的开始,下面的节目将异彩纷呈,好戏连连,加上及时运用激励机制,多表扬,多鼓励,奇迹一定会在表扬中诞生。三、小组评价的形式和原则1、绘制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用于日常学生小组学习情况的评价统计。2、确立评价指标,从小组成员的导学案、作业、预习、复习、展示、对抗、合作探究状态、达标训练、小组纪律、提出问题的价值等10项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3、小组进行评价要把握好及时原则、适时原则、平衡原则、和谐原则,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4、评价结果要及时统计,当堂反馈,发挥榜样的作用。写到此,忽然想起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教授的著作,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得以体会现代教育思想在学生评价中的应用。使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学生评价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现在开始,为每一只应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提供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