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华第五实验中学教师备课录课题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授课时间2004年11月日第课时本课时教学课程标准:2-3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方式,描述其主要特点。3-1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3-2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2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5-4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重点: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的变法、百家争鸣、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难点: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的基本内涵、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懂得文化思想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的道理。教学用具: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一、礼乐制度的确立:看书P70~72并思考以下问题:周朝什么时间建立?是谁建立的?定都什么地方?周朝实行了哪些制度?这些制度对当时社会起到什么作用?1.周朝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定都镐,历史上称西周。周朝改革了商朝制度,发展并完美了古代礼乐文明。2.周朝建立的制度:分封制: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其他地区封赐给亲属、功臣等人,建立诸侯国。诸侯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侯。问题: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有什么作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使周王朝发展为幅员广阔、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西周时期的等级社会等级礼乐制度: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议一议: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处或者有什么害处?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感觉受到礼乐制度的影响?3.周朝各种制度的作用:周朝统治阶级以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为工具,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二、变革与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往今天的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时期也称为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五霸东周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利用地图解说:史学家对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这是一个重要部分)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通过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尊王攘夷”: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葵丘会盟: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2.“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战争,国家数量大大减少,主要有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利用地图说明战国时期有哪七个主要国家。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3.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的变法更加全面、彻底。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商鞅变法主要内容:①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名免除劳役;③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⑤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等。重点分析商鞅变法内容的含意,与中国二十多年前的改革作比较,使学生能理解改革在促进秦国社会生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三、百家争鸣: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他们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1.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主要观点:①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②要有“仁”的思想。“仁”就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的另一面是“克已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孟子: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2.其他学派:道家—老子;墨家